醫美經營主體主要為民營資本的非公立醫療機構,在終端銷售模式上通過廣告投放、搜索引擎競價、醫美 app 社區分享等方式進行營銷活動來獲得和維護客源。與傳統醫藥終端銷售模式相近,醫療美容終端銷售也會通過組織或參與行業會議、學術研討會、學術培訓等方式推介產品;影響銷售的主要是產品的合規、安全、修復效果、品牌、價格及合作關系等,相對而言醫生決策權較低,醫療機構的采購決策權更高。基于上述特點,醫美產品的供應商也會根據自身產品定位和特性,與機構共同定制營銷方案幫助機構進行客戶管理(應對后者的拓客成本高的問題),同時提升產品競爭力。
醫療器械行業技術要求高、研發周期長、工藝路線復雜、對環境要求嚴格,同時對研發人員的技術儲備、經驗積累等綜合素質要求很高;行業內先進入者的關鍵技術和生產工藝也建立了專利保護,因此進入供應商行列具有很高的技術壁壘。同時該行業實行嚴格的監管,資質申請和獲批也形成了硬性的業務壁壘,持證企業可以把握窗口期快速發展——行業具有“牌照壟斷”性質;技術高、周期長、申請注冊流程久、具有一定的風險等也決定了該行業需要較高的資金投入,而且技術迭代、產品創新等也要求企業持續投入,資金壁壘高。因此受監管的上游供應商競爭格局相對較好。
醫療器械行業匯集醫藥、器械、電子、塑料等多學科領域,知識密集;結合了傳統工業與生物醫學工程、電子信息技術、現代醫學影像技術等高新技術,技術與資金密集;產品品種繁多,且不斷增加,滿足越來越細分的消費者需求。醫療器械行業也是一個全球化競爭的行業,美國、歐洲、日本等地區較早發展該產業,占據了大部分的市場份額,以我國為代表的新興市場產品普及需求和升級換代需求并存,市場需求高速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