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神經介入行業深度報告(81頁)

介入治療是一種新型的治療方式,是區別于外科治療與內科治療,介于二者之間的高科技微創性治療。其治療方式主要是運用醫學影像設備,借助穿刺針、導管、導絲等器材通過穿刺進入人體將特定的器械導入人體病變部位進行微創治療。經過多年的發展,介入治療學已和外科、內科并稱為三大支柱性學科。目前,介入治療主要分為:消化介入、心臟介入、腫瘤介入、神經介入等。

介入治療器械具有較高的技術壁壘。介入治療器械具有“小、精、巧”等特點,且大多數介入治療器械屬于三類醫療器械,對器械的安全性、有效性有著嚴格的控制。介入器械因其產品特性對研發水平提出了較高要求,其中主要涉及到高值醫學生物材料、器械與醫藥/基因結合、精密加工制造產業等學科。

較高的技術壁壘導致目前 80%以上的介入治療器械依賴于進口。目前僅有冠脈支架類產品基本完成了進口替代任務,整體介入行業仍呈現外資壟斷的格局,國產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隨著國內高精尖器械的生產技術的進一步提高,有望在未來逐步完成國產替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