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可視化簡單的說即網絡中的攝像頭,對網絡數據,流量來源進行監管、分析與挖掘。利用人類視覺感知系統,將網絡數據以圖形化方式展示出來,快速直觀地解釋及概覽網絡結構數據,一方面可以輔助用戶認識網絡的內部結構,另一方面有助于挖掘隱藏在網絡內部的有價值信息。
網絡可視化主要技術包括流量采集和分流、深度包檢測(DPI)、深度流檢測(DFI)、深度包提取(DPE)、協議與應用識別、協議還原、流控等,在較大規模的系統中,還包括分布式計算與存儲、軟件定義網絡、大數據、流式計算等。目前,DPI 是目前國內最常用的商用技術,其一般通過硬件或軟件以旁掛形式進入網絡,對數據包進行檢查,實現在原有分析四層以下 IP 包內容的基礎上實現對應用層流量的檢測和控制技術。
網絡可視化行業經歷多年發展,從基礎的網絡分析到基于網絡可視化技術的業務控制和管理,再到向多業務職能方向發展。隨著網絡通信技術的發展和入網流量的劇增,大數據技術、SDN 等技術開始被利用在網絡可視化系統中,運營商、企業的網絡管理者、以及政府監管通過進一步對網絡數據進行深度挖掘,實現對網絡內部情況的透視性和對網絡資源的控制,更深層次的挖掘網絡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