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安全是指網絡系統(包括硬件、軟件、基礎設施等)中的數據受到保護,不會由于偶然的或者惡意的原因而遭受未經授權的訪問、泄露、破壞、修改、審閱、檢查、記錄或銷毀。網絡安全的主要目的包括實現信息的真實性、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不可抵賴性。一般而言,網絡安全產品主要包括安全硬件、安全軟件及安全服務。
美國已形成較為完整的安全戰略體系。1)政策層面,美國先后頒布《網絡空間政策評估》、《網絡空間國際戰略》、《網絡空間行動戰略》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從技術層面、資源層面、信息層面到法理層面搶占全球網絡空間制網權和制高點。2)產業層面,國防承包商、基礎安全產業和 IT 安全產業中的龍頭已經較為固定,同時在政府的保護下,也為創業和創新型中小企業提供了較大的生存空間。美國安全市場主要包括三類企業:一是擁有掌控核心技術的基礎安全產業,如思科、微軟、甲骨文、英特爾、蘋果、谷歌等一系列掌控著核心技術的產業巨頭,二是形成了綜合解決網絡安全問題的 IT 安全產業,涵蓋了賽門鐵克、趨勢、飛塔等綜合性網絡安全企業,及 FireEye、Palantir等具體領域的專業化企業;三是具有超強整合能力的網絡安全承包商。如波音、洛馬等。截至 2016 年,美國網絡安全市場規模超過 400 億美元,進入平穩增長階段。
我國網絡安全滲透率較低:與全球市場比,我國網絡安全支出比例仍低,市場潛力巨大。根據 Gartner 對 2011 年到2018 年全球 IT 支出及全球信息安全支出所做統計來看,信息安全支出占整個 IT 支出的比例越來越高,2018 年全球信息安全支出占 IT 支出的比例為 3.05%。與之對比,Gartner 數據顯示,中國在 2019 年的 IT 支出約將達到 2.9 萬億元規模,而信息安全市場規模為 500 億元左右,中國信息安全支出占 IT 支出比例僅為 1.7%,相對于全球平均水平還有較大差距。假設中國信息安全支出比例達到全球平均水平 3%,所對應的網絡安全市場規模將達近千億量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