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領導頻頻吹風,稱央行數字貨幣“呼之欲出”。8 月 10 日,中國人民銀行(以下簡稱“央行”)支付結算司副司長穆長春在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上提出,央行相關人員從去年已經開始 996 開發相關系統,“現在可以說是呼之欲出了”。其后不久,穆長春履新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所長,并于 9 月 4 日在知識付費平臺得到開設課程《科技金融前沿:Libra 與數字貨幣展望》。市場原以為央行數字貨幣還停留在概念階段,但近期的頻頻吹風大幅提升了市場預期。
央行工作會議明確提出加快推進我國法定數字貨幣研發。8 月初,央行召開 2019 年下半年工作電視會議,會議要求加快推進我國法定數字貨幣(DC/EP)研發步伐,跟蹤研究國內外虛擬貨幣發展趨勢,繼續加強互聯網金融風險整治。這是 2018 年 3 月 28 日央行在2018 年全國貨幣金銀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后第二次提及央行數字貨幣的研發進程,當時央行提出其貨幣金銀部門穩步推進了央行數字貨幣研發,2018 年要扎實推進央行數字貨幣研發。
負利率成為可能,豐富央行貨幣政策工具。如同實物現金,DCEP 在目前的設計中不計息,但正如央行官員多次提到的,央行數字貨幣為實施負利率創造了條件,有利于刺激消費。僅有實物現金時,負利率對持有人個人而言難以實施,并有可能引發擠兌風險,但央行數字貨幣時代到來后,央行對持有人貨幣掌握情況更了解,能更有效地追蹤其流向。對央行數字貨幣計息無疑將影響無風險資產與風險資產的定價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