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計算機等保發布貿易戰加大不確定性(28頁)

計算機行業景氣度穩健上升,計算機行業抗周期性較強。計算機行業是國民經濟重要組成部分,對國民生產總值的貢獻具有很大意義。根據工信部公布數據,2018 年我國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共完成軟件業務收入 63061 億元,同比增長14.2%,在 GDP 中占比為 7%,2011-2018 年在 GDP 中平均占比為 5.7%;實現利潤總額 8079億元,同比增長 9.7%;行業人均創造業務收入 98.06 萬元,同比增長 9.6%。

政策支持不斷,政策導向型子板塊迎紅利。近年來,針對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信息安全等產業發展的國家政策不斷,驅動行業不斷轉型升級。此外,金融信息化和醫療信息化子板塊受惠于醫療產業及金融產業相關政策得到快速發展。除政策支持外,國家還通過智慧城市建設、加大信息化投入、提升電子政務滲透率等方式加大政府購買,也在一定程度上將支撐軟硬件產業發展。除政府購買支撐產業發展外,技術革新持續推動產業變革,以云計算和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技術的發展與應用將加速變革傳統產業,進一步推升信息技術業的景氣度。2019 年 3 月,上交所發布科創板企業上市指引,優先布局高新技術產業的科技創新型企業,計算機行業作為新興科技產業重要組成部分,有望乘上首班車。

傳統 IT 轉型已成定局,云計算+AI+數據+產業鏈未來勢不可擋。云硬件支出首次高于傳統硬件。據 IDC 最新統計,2018 年第三季度面向云的 IT 基礎設施(即服務器、存儲系統和以太網交換機)的季度收入正式超過傳統環境的銷售額,占全球 IT基礎設施供應商收入總額的 50.9%,同比增加 7.3%。其中,公共云 IT 硬件的季度支出達到了121 億美元,同比增長 56.1%;私有云增長率為 28.3%,達到 47 億美元。在云 IT 環境中,計算平臺全年增長速度最快,增長率達到 59.1%,其次是存儲平臺(增長率為 20.4%)和以太網交換機(18.5%)。從長遠來看,預計云 IT 基礎設施支出的五年期年復合增長率為 13.3%,到2022 年將達到 886 億美元,到時它將占總支出的 57.6%。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