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新材料行業發展新機遇(42頁)

新材料產業增長迅速,關鍵材料仍依賴進口。新材料產業是我國七大戰略新興產業之一,是整個制造業轉型升級的產業基礎。在國家政策和下游市場的雙重驅動下,我國新材料產業保持了快速增長的態勢。我國新材料領域多年來正以 CAGR 超過 24%的增速增長,市場規模也從 2010 年的 0.6 萬億元增長至 2017 年的 3.1 萬億元,遠高于 10%的全球平均增速,預計到 2020 年我國新材料市場規模將達到 6 萬億。其中,化工新材料的市場規模也從 2010 年的 1700 億元增長至 2017 年的 4600 億元,CAGR 超過 16%。在這期間,我國新材料研發創新水平不斷進展,在超導體、石墨烯、液態金屬等方面均取得巨大進展,尤其是有機硅、稀土功能材料、光伏材料、儲能材料等領域居世界前列,占有較大市場份額。然而,同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在新材料領域仍然存在較大差距。根據工信部對于 130 個關鍵材料的調研結果顯示,其中 32%的關鍵材料我國仍存在空白,52%仍依賴進口,部分材料如高純度多晶硅我國完全依賴進口,也有許多材料如高性能生物材料等大部分依賴進口,新材料國產化需求十分迫切。

新材料公司估值方法探討。新材料行業特點:新材料行業屬于知識密集型、技術密集型和資金密集型新興產業,不是靠簡單的規模擴張而是靠獨特的優良性能取勝,與新技術密切相關;新材料產品的研發具有投入大、周期長、產業風險放大的特點,具有很高的壁壘和風險,這主要體現在:1)技術壁壘高:研發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時間;我國目前的新材料企業中小型企業居多,年產值多在 1 億元以下,多為初創型或發展期企業,現金流壓力較大;2)進入下游供應鏈壁壘高:從送樣到認證完成周期長;3)成功幾率小:往往研發上百種材料才有一種可以最終實現商業化。這也就決定了新材料公司的幾個特點:1)利潤率水平可觀:可以享受技術壁壘帶來的高毛利;2)競爭者少:一旦進入下游供應鏈體系,將在較長的一段時間內維持相對穩定的銷量增長;3)需要持續的研發投入或者并購:為了保持企業的持續發展必須不斷開發新產品,尋找下一個利潤增長點,也可以通過并購的方式來實現,對于一些成熟的新材料巨頭而言,公司的壯大伴隨著不斷外延并購。

新能源汽車材料。近幾年新能源汽車的快速增長帶來了鋰電行業的持續高速發展。2018 年國內新能源汽車產量達到 125.6 萬輛,同比增長 55%,預計到 2025 年將達到 600 萬輛的銷量目標。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快速發展也拉動了上游動力電池及材料的需求增長,2018 年中國動力電池裝機量 56.89GWh,同比增長 56.88%。在鋰電池的五大材料中,正極、負極、電解液以及隔膜的國產化程度已經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唯獨軟包鋰電池鋁塑膜由于技術難度高,長期大量依賴進口,全球市場基本被大日本印刷、昭和電工、凸版印刷三家企業壟斷。2016 年新綸科技以人民幣 5.7 億元收購 T&T(日本凸版印刷與東洋制罐合資成立)從事的鋰離子電池鋁塑復合膜外包裝材料生產、制造及銷售業務進入鋁塑膜領域。鋁塑膜是軟包裝鋰電池電芯封裝的關鍵材料,單片電池組裝后用鋁塑膜密封,形成一個電池,起到保護內容物的作用,一般占鋰電池成本的 15%~20%左右。鋁塑膜結構主要為尼龍層(ON 層)、膠水層、鋁箔層(AL 層),以及 CPP 層或 PP 層,主要原材料為尼龍、鋁箔、聚丙烯和膠黏劑。我們判斷在軟包動力電池快速發展的趨勢下,鋁塑膜的需求也將快速增長,因此還具備較大的進口替代空間。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