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美團點評-無邊界有取舍(56頁)

移動互聯網的契機:移動互聯網歷時多年,完成的是互聯網的移動化,位置(LBS)成為互聯網與移動互聯網最大的變量。這個變量的引入,使得張濤的大眾點評瞬間變得鮮活而有意義,但始終,它沒有完成支付的閉環。因此早年的點評,始終在“商家說客人沒來或者沒有消費多少錢,而網站說明明來了為什么不給錢”的爭議中糾結求索。

人找店的平臺業已形成:為了解決支付閉環,團購出現了,它的鼻祖是 Groupon,全中國在短時間迅速拷貝了這個模式,數千團站蜂擁而至,美團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中加入了淘金之路,只是當時它并不起眼——比起財大氣粗的拉手,窩窩團,甚至是大眾點評。因此,伴隨精美的圖片,用心的服務,“每日一團”成了美團的獨特起點。然而,每日一團,每日,限制了它的時間,一團,限制了它的空間,一年以后,脫離“每”、“團”,追求更普適的定位,成了美團的急切目標。合并了點評后,美團完成了本地信息+交易的大閉環,這個大閉環如同 58同城/趕集合并后之于本地綜合信息,新美團在餐飲為代表的人找店領域成為了超級巨無霸,而成功的脫開了“每日一團”的美團,終于完成了它的第一次蛻變——人找店的平臺業已形成。

店找人的平臺正在壯大:一方面,人找店的商業模式在市場不大的時候價值很大,但后期總要回答一個基本問題:人還是那么多人,店還是那么多店,平臺的價值來自何方?另一方面,改革開放了 30 年,房地產的高速增長使得租金回報率要求過高,店家已經被租金、服務人員工資(之后還是交租金)壓制得透不過氣來。外賣的出現,就像久旱之后的甘雨,讓急于從地產租金的魔咒中解脫出來的地面商戶看到了無窮的希望。全國幾百萬騎手組成了龐大的 30 分鐘達的配送網絡,就好像順豐/京東在幾年前創造出的日內達一樣,生命力無限。當百萬騎手、數百萬商戶、數億萬客戶開始享受到外賣的質優價廉,一個偉大的商業模式誕生了——帶領餐飲業鬧(地產)革命的店找人的平臺正在形成并走向強大!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