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免稅行業雖然起步較晚,但是發展速度較快。世界上第一家免稅店是 1947 年由布萊登奧雷根在愛爾蘭香農國際機場開設的,17 年后的 1964 年韓國才誕生第一家免稅店,此后 1967 韓國開設了第一家機場免稅店,1979 年開設第一家市內免稅店,2008 年韓國以全球免稅市場 8.7%的份額,超越英國成為了全球第一,此后一直穩居免稅行業全球第一的位置。
免稅店數量稀少,免稅市場摸索前進。免稅一詞還沒有進入絕大部分消費者的眼中,各個財閥都處于試驗階段,免稅市場的建設較為緩慢。樂天 1980 進入免稅店市場,在 1980-2000 年,樂天共開設 4 家免稅店,1986新羅免稅店正式營業第一家免稅店,之后 1989 年開第二家免稅店。在這個階段,免稅店只是各公司的一種附屬業務,并不是營業利潤的重要部分。至 1997 年,亞洲金融危機到來,韓國旅游市場遭受打擊,成長中的免稅業也遭到打擊,一些免稅店開始停業,免稅市場震蕩中前進。
韓國本國居民是當時主要消費者。韓國經濟水平的增加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上升,韓國本國人出入境增多,帶動韓國免稅消費的增長。在 1985 年,免稅政策趨于寬松,韓國本國人人均限制購買額從 500 美元上升至 1000美元,而后提升到 2000 美元,但隨著金融危機到來,購買額度下降至 400 美元。
日本游客+韓國本國居民構成此階段韓國免稅的主要消費者。2012 年前韓國免稅店消費額中韓國本國居民占據第一,而第二大顧客群是日本游客。2003-2011 年間,日本赴韓游客數量從 180.25 萬人上升至 328.91 萬人次,復合增速達 7.81%,此期間內,日本游客占韓國境外游客平均比例為 37.18%。日本游客貢獻的增量帶動韓國免稅行業快速發展。
中國游客成為韓國免稅消費的最主要顧客。2012-2016年間,中國赴韓游客由283.7 萬人上升至806.78 萬人,2017 年因薩德事件游客數下降至 417 萬人,旅游人數的增長推動中國游客在韓國免稅消費增多;2012 年中國游客在韓免稅店消費達到 10.5 億美元,遠超日本游客消費額,成為僅次于韓國人的第二大免稅店顧客群,2013 年韓國海關發布數據,中國游客在韓消費額正式超過韓國本國游客,是韓國免稅店最大顧客群。到 2017 年外國游客在韓免稅消費總額 94.27 億美元,占韓國免稅業總消費額的 73.63%。其中,中國游客消費額占比達到 60%,從人均消費來看,2015 年中國在韓國免稅店的人均消費為 12,601 元,遠超于其他地區的人均消費。從 2010 年之后整個趨勢來看,中國赴韓游客增速和韓國免稅市場規模增速具有相似的趨勢,拐點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