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油服行業專題-儲氣庫和LNG接收站(17頁)

氣荒引起天然氣價格大幅波動,倒逼儲氣庫和接收站建設提速。與其他天然氣消費國相比,我國儲氣調峰能力嚴重不足。根據國際天然氣聯盟(IGU)的經驗,天然氣進口依賴度在 30%以上的國家應該擁有消耗量 12%以上的地下儲氣庫容量。我國天然氣進口依賴度早在 2013 年就超過了 30%,但截至目前,我國累計建成投產的 25 座地下儲氣庫總設計工作氣量僅為 177.85 億立方米,是 2017 年全國天然氣消費量的 7.4%,而國際平均水平為 12~15%;反觀美國、歐盟、俄羅斯,其分別擁有 1357、811、720 億立方米的儲氣庫調峰能力,對比之下,我國天然氣調峰能力量小力微。

國家政策密集發布,著力構建多層次儲備體系。2017 年底的“氣荒”引起天然氣價格的劇烈波動,充分暴露了國內天然氣存儲、調峰能力的嚴重不足的短板。目前,國家層面已經意識到此方面的問題,2018 年來快節奏發布多項政策來刺激天然氣儲氣工程的建設,單 2018 年 4-6月,就以每月一文的節奏相繼發布《關于加快儲氣設施建設和完善儲氣調峰輔助服務市場機制的意見》、 《關于統籌規劃做好儲氣設施建設運行的通知》、《重點地區應急儲氣設施建設中央預算內投資(補助)專項管理辦法》。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推動下,天然氣產業鏈投資進入快車道。

地下儲氣庫遠期有效工作氣量缺口超 250 億 m3,可帶來超過 100 臺往復式壓縮機需求。地下儲氣庫,就是將天然氣重新注入地下可以保存氣體的空間而形成的天然氣氣藏,是集季節調峰、事故應急供氣、國家能源戰略儲備等功能于一身的能源基礎性設施。隨著我國天然氣需求量的日益增加、進口氣量的持續快速增長以及國內大型長輸管道工程的提速建設,天然氣儲存和調峰矛盾日益突出,地下儲氣庫的建設緊迫性也日益突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