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美團點評盈利能力分析(35頁)

市場總量保持增長,低線城市優勢驅動市占率持續提升。根據艾瑞咨詢, 2017 年中國市場外賣體量達到 3050 億,同比增長 142%;預計 2018 年將達 4790 億元。2023 年可達 15420 億,年復合增長率可達 23.7%。根據美團點評研究院,低線城市外賣訂單同比增長遠高于一二線城市,訂單占比高達 40%,同比增加 5 個點。三四線城市已成為外賣發展的重要增長極。

美團配送模式下,傭金率上限有望達 25%以上。根據中國餐飲業協會的統計,2017 年,各類型餐飲業原料進貨成本約為 22-37%,房租成本占比約為 5-9%,人力成本占比約為 12-16%,能源成本約 1-4%。對于實體餐飲店,外賣業務涉及的增量成本主要為原料、能源以及部分人力,假設人力成本中一半為廚師成本、一半為服務員成本,我們估計增量成本約為 30-47%(原料進貨成本+人力成本*50%+能源成本),則外賣業務獲利空間為 53-70%。由于實體餐飲店經營外賣業務可獲得較厚利潤,當外賣平臺形成較強的壟斷能力后,有望分得更多利潤,我們認為傭金率上限有望逐步提升,分得外賣業務毛利的一半,提升至 25%以上。

美團配送與商家配送無差別點將持續上移,商家配送傭金率具有提升空間。現討論:假設美團配送與商家配送完全無差別,商家如何進行選擇?假設美團配送傭金率 20%,商家配送傭金率 8%,平均每單配送成本為 8 元,則兩種配送方式的無差別點為 8/(20%-8%)=67,即若訂單單價大于 67 元,商家自行配送成本更低;若訂單單價低于 67 元,則美團配送成本更低。例如訂單單價若為 100 元,則采用美團配送,商家收入 80 元;商家配送,商家收入 84 元>80 元。

經銷區域轉為自營,有望提高傭金率 1.5pct。美團外賣的地推團隊分為直營和代理兩種類型,一二線城市主要采用直營模式且各業務之間劃分清晰;三四線城市多使用代理模式,多業務組合在一起與商家談判。2015 年起,美團外賣開始采用代理模式拓展低線城市市場;2016 年 10 月,美團點評推出“城市合伙人計劃”,將到店餐飲的團購交易、營銷推廣等業務經營權外放,面向社會招募合伙人。

由 C 端向 B+C 拓展,通過賦能商家提升商戶滿意度,獲取 B 端收入。產業鏈的縱深擴展,向 B 端賦能,通過向商家提供的供應鏈方案、中小商家融資服務、基于云計算的 ERP 系統等給予商家更好的平臺,吸引商家入駐。獲取 B 端收入的同時,產業鏈縱深拓展,提高把控。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