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核電崛起(46頁)

核電重啟,未來增長空間大。世界核電發展情況:中國有望成為第二大核電國家。截至2018年2月,世界上31個國家共擁有448臺在役核電機組,總裝機容量為3.93億千瓦。2017年全球核電發電量占世界總發電量的10.6%,在不少國家,核電是電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美國是最早開發建設民用核電站的國家,目前有99臺在役核電機組,在役機組數量和發電量同時位居世界第一,之后的排名依次為:法國(58臺)、日本(42臺)、中國(38臺)、俄羅斯(36臺)、韓國(24臺)。根據目前各國核電建設速度和規劃,中國未來有望超越法國,成為世界第二大核電國家。

中國核電份額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017年1-12月全國累計發電量為62,758.20億千瓦時 ,商運核電機組累計發電量為2,474.69億千瓦時,約占全國累計發電量的3.94%,遠落后于火電(73.48%)、水電(17.24%),清潔能源占比過小是目前中國能源結構的突出問題,過于依賴火電導致中國環境問題日趨嚴重,大力發展以核電為代表的清潔能源是解決中國環境問題的重要手段。可以預見,在國家政策的強力推動下,以核電為首的清潔能源的占比在未來5-10年將得到大幅提升。截至目前,世界在建核電機組數目為49臺,其中中國在建核電機組數19臺,居于世界各國之首。但是從2017年發電量占比來看,中國的核電占比(3.94%)遠低于世界核電比例(10.6%),中國核電市場潛在空間巨大。

中國核電急剎車。2011年3月11日,日本東北太平洋地區發生里氏9.0級地震,繼而發生海嘯,導致福島第一、第二核電站受到嚴重的影響。此次福島核事故等級定為核事故最高分級7級(特大事故)與切爾諾貝利核事故同級。這一事故對我國核安全建設和核電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2011年3月16日,國務院召開會議決定立即組織對我國核設施進行全面的安全檢查,對正在運行的核設施加強安全管理,對在建核電廠啟動全面審查,對新上核電項目嚴格審批。對于核電產業而言,當時尚未開工的6臺核電機組不得動工,已經拿到“路條”的14臺機組進度暫停,其他等待籌建、等待批文的20個以上核電站計劃暫時停止。從此次暫停直至2015年2月,我國政府僅僅核準2臺核電機組,開工7臺核電機組。同時對于核電設備制造產業也有較大影響,如東方電氣、中國一重,到2014年11月,甚至還未拿到第二年的核電設備訂單。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