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環衛裝備行業深度報告(35頁)

生活垃圾清運是指對于城市日常產生的生活垃圾進行收集和運輸,泛指從生活垃圾產生到對垃圾進行處置之間的環節,清運的對象既包括社區生活垃圾,也包括公司、企業、工廠、商場、酒店、學校等場所產生的垃圾。目前,這一過程主要依靠城市生活垃圾收運系統,系統包括垃圾的收集、運輸和轉運三個部分,其中收集和運輸是每個系統共有的,而轉運則視垃圾產生源至垃圾處理場的運輸距離及收集車輛性狀而設置。城市生活垃圾收運系統的協調有序運行是城市的市容環境、衛生安全以及城市的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保障。

道路清掃保潔指對到道路進行沖洗、刷洗和清掃等工作,是城市市容管理的重要環節。有效的道路清掃保潔模式不但能使城市干凈衛生,還能有效提高空氣質量,降低PM2.5 和空氣API 指數。“國家衛生城市”、“國家環保模范城市”、“生態城市”以及“智慧城市”等將道路清掃保潔作為關鍵考核項目。

環衛行業的公共服務特性決定了行業的興衰與政策法規休戚相關。環衛市場化進程實際上就是政府職能轉變的過程。因此,政策與法律法規的出臺,是環衛市場化的一個個新起點和里程碑,對環衛服務行業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改革開放后的三十多年來,政府的職能在不斷轉變,尤其是十八大之后,改革的全方面深入正在塑造新型的政府職能。相應的,環衛市場化進程也在一項項政策法規的推動下滾滾向前。

當前中國經濟快速發展,國民物質需求得到逐步滿足的同時生態文明的需求被擺上更高位置,作為其中重要組成部分的環境衛生受到極大關注,而我國大部分城市的環境依然不能達到令人民滿意的程度,實現“中國夢”和“美麗中國”,改善人民的生存環境自然是應有之義,而經濟的發達也為環衛事業打下了良好的物質基礎,因此環衛行業的建設和發展具有必然性。國家主席習近平也多次對環衛廁所革命作出重要指示,強調廁所問題不是小事,是城鄉文明建設的重要方面,不但景區城市要抓,農村也要抓,把這項工作作為振興戰略的一項具體工作來推進,發揚釘釘子精神,采取有針對性的舉措,一件接著一件抓,抓一件成一件,積小勝為大勝,努力補齊這塊影響群眾生活品質的短板。

政府民生工程方面:目前全國大部分環衛市場運營仍掌握在事業單位性質的環衛部門手中,由于運營團隊投融資能力和技術研發能力較為欠缺,環衛管理水平、作業水平較低,歷史上環衛行業呈現投資大效果差的局面。未來伴隨1)人口紅利消失、最低工資標準上調,用人成本將不斷上升,特別是2015 年國家出臺事業單位用人同工同酬政策后,非在編職工比例高達八成的環衛部門更是感受到了空前財政壓力;2)近年地方財政收入增長乏力加劇了支出緊張局面,傳統環衛模式亟待改變。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