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軍是以航空兵為主體,進行空中打擊、空對地打擊和地對空打擊的軍種。空軍具有遠程作戰、高速機動和猛烈突擊的能力,既能協同陸軍、海軍作戰,又能獨立作戰。多數國家的空軍由航空兵、地空導彈兵、高射炮兵和雷達兵種組成,有的還編有地上戰略導彈部隊和空降兵。
最早的空軍主要起到偵查和通訊的作用。1911年10月23日,意大利在和土耳其作戰時,第一次使用了飛機,受限于科學技術的發展,當時的戰機基本不具備作戰的能力,主要起到在戰場上偵察和通訊的作用。
一戰時期,軍用飛機得到迅速發展。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飛機得到更為廣泛的運用。起初,飛機還主要用于執行偵察任務,在與敵機意外相遇時,飛行員使用隨身攜帶的步兵武器進行互射,成為最早的空戰形式。后來,各國紛紛在飛機上加裝殺傷力較強的機關槍,出現了主要用于空中格斗的殲擊機,不久又出現了主要用于打擊地面目標的轟炸機。
二戰時期,空軍作為戰爭的主體力量開始萌芽。一戰后,隨著冶金和機器制造技術的進步,飛機和機載武器性能有了較大提升,戰機速度變得更快,活動范圍也越來越廣,作戰能力開始凸顯。二戰后期的一些局部戰爭中,空軍奪取的制空權在戰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冷戰以來,空軍力量對局部戰爭的進程和走向起著主導地位。冷戰時期,戰爭的形式開始以局部戰爭為主。在局部戰爭發起的時候,空軍掌握的制空權對戰爭的走向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能更好地協助陸軍防御和進攻作戰。后來,空軍開始逐漸發展成能夠獨立作戰的軍種,能單獨實施大規模的空襲,對戰爭的勝負起到決定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