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簡史:技術進步推動影廳升級換代。自1908年西班牙商人在天津建立中國首家正式電影院開始,我國電影院至今經歷了100多年的發展,影院不斷升級換代,從最初的單廳、單體的老式電影院,到多廳數字影院,再到配備附屬設施的數字影城,今后將引進G4影院,即集休閑、娛樂、餐飲、購物為一體的影城微型商業綜合體。
院線收入增速較高,復合年增速33.69%。由于缺乏準確的院線整體收入情況,因此采用前三大院線的收入及市場占有率對國內院線收入的情況進行粗略估計。2016年國內院線收入約706.96億元,同比增長26.26%。
收入結構單一,非票房占比呈上升趨勢。票房為影院主要收入。影院的收入來源包括票房收入、賣品、廣告、及場地租金等其他非票房收入,其中票房為主要收入來源。2016年國內影院80%收入來自于票房收入。
票房增速呈現放緩,增長空間猶存。影院經營與影片放映密切相關。受票補減少及缺乏優質影片內容的影響,2016年票房增速有所下降。但2017年《戰狼2》掀起現象級觀影熱,國慶檔電影成績斐然,實現票房24.7億元、觀影人次超過7700萬人。截至2017年10月16日,全國電影票房收入達463億元,超越2016年全年票房。
非票業務釋放新增長空間。賣品利潤率高,市場逐漸打開。2013年-2017年上半年,國內影院賣品收入保持增長,2017年上半年萬達實現賣品收入8.57億元,同比增長21.3%。爆米花、飲料等賣品的成本低、利潤高,2017年上半年金逸、橫店的賣品毛利率均超過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