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性能優異,成本降低推動滲透率提升。LED照明具有多項優異的性能,發光效率高達80-120 lm/W,壽命長達2.5?5萬小時,具有快速的反應速度和優異的顯色指數,相比其他光源具備明顯優勢。LED芯片的價格已通過光效的提升得以降低。芯片生產的成本主要有可變成本和固定成本兩部分,可變成本包括襯底、金屬有機反應源和氣體等約占65%,固定成本包括折舊及其它約占35%。
海外轉移及下游增長帶來國內龍頭高增長。供給端收縮引發并驅動LED芯片行業景氣轉好。2014年以來LED芯片的產能明顯過剩,LED芯片的價格被不斷壓低、利潤空間被擠壓等導致企業虧損,LED芯片龍頭晶元光電以凍產和漲價的方式扭轉虧損的局面。2016年年初,LED芯片龍頭晶元光電率先關閉藍光LED芯片產能的20%?25%。作為龍頭企業,晶元光電占據市場份額大,其供給端收縮促使 LED芯片供需結構得以改善。2016年5月晶元光電又將部分藍光芯片價格調漲,幅度最高達15%,隨后三安、華燦等LED主流廠商提價,行業供給過剩的格局被打破。
行業競爭格局改善,邁向寡頭壟斷。行業歷經洗牌,呈現壟斷競爭格局。在行業發展及政府補助的雙重驅動下,大量廠商涌入,導致行業競爭力量較為分散。2015年晶電為擴大市場份額挑起價格戰,LED芯片市場價格出現斷崖式下跌,芯片廠商的毛利率下滑。在價格跳水的市場環境下,設備和技術落后的小廠生產效率低、成本無法支撐,擠出效應明顯, 2009年國內共60余家廠商,2016年僅存20家左右,且行業歷經洗牌后集中度大幅上升,CR3從2009年的29%上升至2016年的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