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倒逼芯片底層的真正變革。研究人類的科技發展史,發現科技的進步速度呈現指數型加速態勢。尤其在1950 年以后進入芯片時代,摩爾定律推動下的每18 個月“芯片晶體管同比例縮小一半”帶來的性能提升以倍數計。每一次加速的過程推動,都引發了產業的深層次變革,帶動從底層到系統的階躍。我們本篇報告將著重從底層芯片角度出發,探討人工智能芯片帶來的深層次變革。
基于摩爾定律的機器時代的架構——從Wintel 到AA。本章我們重點討論兩次芯片架構變化引發的產業變革和應用爆發。Intel 與Windows 結合構建PC 生態 ,本質上誕生了軟硬件結合的機器時代。而在其基礎上的延升, 2010 后蘋果帶來的智能手機引發的ARM 與Android 生態,將機器與人的結合拓展到了移動端。我們回顧歷史上的芯片架構歷史,認為馮諾伊曼架構帶來了計算體系的建立并通過Intel 實現了最大化;ARM 通過共享IP 的商業模式帶來了更開放的生態體系,實現了軟硬件的結合延伸了人類的觸角。
Intel 帶來的PC 行業的市場規模變革和產業變化。回顧Intel 90 年代至今發展歷程,清晰看到90 年代是Intel 發展最快的階段并在2000 年前后達到了峰值。顯而易見的原因是個人電腦的快速普及滲透。而遵從摩爾定律的每一代產品的推出,疊加個人電腦快速滲透的乘數效應,持續放大了企業的市值,類似于戴維斯雙擊,推動股價的一路上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