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互聯網金融-消費場景和流量(30頁)

互聯網消費金融:未來四年復合增速~37%的藍海市場。我們看好互聯網平臺消費信貸余額在2020 年達到1.5 萬億元(對應16~20e CAGR: 37%),主要基于:1)消費升級——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將保持中高速增長;2)金融滲透——狹義消費信貸滲透率(剔除按揭貸款的消費信貸余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持續提升;3)結構錯配——互聯網平臺通過信用下沉和線上風控,針對銀行鮮有覆蓋的長尾人群服務效率方面擁有比較優勢。

消費升級: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保持中高速增長。2015 年我國居民消費支出占GDP 比重僅38%,顯著低于美國(68%)、日本(57%)、歐盟(55%)等發達市場,在消費升級趨勢確立下該比例料將穩步提升;落實到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上,預計未來四年將保持11.4%的復合增速,2020 年或將突破50 萬億元。

金融滲透:居民消費支出中的信貸占比持續提升。無論從宏觀還是微觀角度觀察,我國居民消費信貸滲透率的提升空間均較大——2016年居民消費杠桿率(包含按揭貸款的廣義消費信貸余額/GDP):中國34% vs. 美國74%;人均信用卡數:中國0.3 張vs.美國3.0 張。我國狹義消費信貸滲透率過去三年從18%快速提升到23%,但仍顯著低于美國的68%,預計未來四年將進一步提升至32%,驅動狹義消費信貸余額由16 年底的7.6 萬億元攀升至20 年的16.2 萬億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