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鐘表專題-時代在變,匠心不變(25頁)

群雄逐鹿的鐘表市場。2016 年我國鐘表市場總規模達到667 億元,競爭格局上存在瑞士、日本、國產三大鐘表品牌勢力,各自定位明晰。瑞士手表主要把持5000 元以上中高端市場,日本鐘表品牌和國產四大名表基本定位在1000-3000 這一中低端區間,更低端也有一些小型的國產鐘表品牌。

瑞士鐘表以精湛工藝征服全球。瑞士鐘表業誕生于16 世紀,經過歷史的磨練成為工藝和品質的象征。三大鐘表集團歷峰集團、斯沃琪集團和路易酩軒集團掌握著數個頂尖瑞士鐘表品牌,位于瑞士鐘表工業塔尖。2010 年之后,受世界經濟整體低迷、瑞士法郎升值、中國反腐等影響,瑞士鐘表出口持續低迷,瑞士鐘表工業受到一定影響。

日本鐘表受益石英風暴迅速崛起,穩步發展。日本鐘表工業崛起于上世紀70年代,價廉物美的石英表幫助日本品牌迅速搶占市場,對老牌的瑞士鐘表工業造成了極大沖擊。現保持穩固發展的態勢,日本成表生產總值連續三年保持15%以上增速。西鐵城、精工、卡西歐是日本鐘表三大品牌,旗下均有層次化的多個系列產品,技術性和科技感是支撐其不斷發展的品牌特色。

國產鐘表主要以低價擴展市場,整體大而不強。國產計時器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周朝的圭表,但近代以來制表工業遠遠落后于國外水平。80 年代隨著市場經濟放開,以深圳為中心的新興鐘表企業開始興起,依托廣東地區成熟的產業鏈和價格優勢迅速擴張市場,形成了四大梯隊的競爭體系。國產四大名表飛亞達、依波、天王、羅西尼位于第一梯隊,定位相對高端。但國產鐘表工業整體大而不強,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忽略品牌建設和自主創新,這將是制約國有品牌進一步發展的瓶頸。

中國名表市場迎來回暖,未來向智能化、品牌化方向發展。中國名表市場顯現回暖跡象,瑞士對中國腕表出口額連續5 個月保持同比增長。回暖主要原因是海外購物需求回流和消費升級帶動的內生性需求釋放。智能手表是手表發展的一大方向,雖然在16 年市場回歸理性,出貨量有所下滑,但行業洗牌后會有企業脫穎而出迎來更好發展機遇。國內消費者對品牌越發重視,品牌效應凸顯,國產鐘表企業要想長遠發展,必須對品牌建設予以足夠重視。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