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支付成為生活常態。移動互聯網市場規模呈現日益擴張的趨勢。中國國內,2012-2015年的移動互聯網市場規模分別1835 億、4734.2 億、13437.7 億和30794.6 億,對應的2013-2015 年的增長率分別為158%、183.8%和129.2%。移動互聯網市場內的細分領域目前共可分為五大類,分別為:流量費、移動娛樂、移動購物、移動營銷和移動生活服務。2012-2015年,移動購物占比分別為37.4%、55.3%、64.10%和 67.40%;移動生活服務占比分別為3.6%、6.4%、13.7%和18.6%。移動購物和移動生活服務逐漸成為移動互聯網主要服務的領域。
伴隨著移動購物的興盛,第三方支付技術也應運而生。市場上的第三方支付手段共可分為三類:第三方互聯網支付、第三方移動支付和預付卡支付手段。在2011-2015 年期間,第三方移動支付的占比規模分別為3%、4%、16%、40%和42%。第三方移動支付技術在近五年內占據絕對性優勢,并且所占比重逐年遞增,未來有望持續拓展市場版圖。當前,移動互聯網支付的場景可區分為線上和線下兩類。線上的種類繁多,其中名列前五的分別為:網上購買商品, 使用移動支付的消費者占據 81.87%; 電話費、 手機費繳納或充值, 使用移動支付的消費者占據 77.8%;電影票預定,使用移動支付的消費者占據 58.36%;支付打車費,使用移動支付的消費者占據58.22%;信用卡還款,使用移動支付的消費者占據 57.40%。隨著移動支付的進一步深化,各大巨頭為了進一步搶占市場份額逐漸將目光從線上轉移至線下。現金生活中接受線下移動支付的門店日益增多,從全家、喜士多、屈臣氏等連鎖便利店到地鐵站再到麥當勞、必勝客以及各類快餐店。2011-2015 年,移動支付領域的線下收單業務總額分別 15 萬億、21.7 萬億、29.7 萬億、38.6 萬億和 48.6 萬億,對應的增長率分別為 46%、43%、37%、31%和 25%。未來五年,該項規模有望繼續逐年遞增。
第三方支付廠商、互聯網巨頭引領引領移動支付中國移動支付市場的迅猛發展使其受到了各方的關注。第三方支付公司、銀聯、運營商和銀行、互聯網廠商紛紛進入移動支付市場,通過價格杠桿,應用場景構建等方式爭奪市場份額。第三方支付廠商是移動支付市場的中流砥柱。由于該市場的進入有較高的門檻,由此該市場目前存在廠商數量十分有限,真正有效運營的僅數十家。該市場經營模式相對單一,各家廠商產品線同質化程度相當高,競爭主要集中在客戶關系、用戶規模以及費用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