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報】共享單車專題研究(21頁)

共享單車是出行市場的“低端顛覆”,產業鏈千億市場有待挖掘。目前我國共享單車需求量約1000 萬輛,蘊藏著281 億元的市場,加上上游的單車、車鎖制造,以及下游的大數據、導流等增值服務領域,產業鏈價值可達近千億規模。目前,共享單車的收入主要包括使用租金收入、押金形成資金沉淀收入,以及后期的廣告收入以及大數據的出售收入等,未來隨著盈利模式的不斷成熟以及用戶規模的不斷擴大,共享單車前景無限。6

共享單車通過共享租賃模式解決“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難題,契合了政府“供給側改革”的需求。共享單車以低成本、高便捷度解決了“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難題。除了自由度高、取用便捷、價格便宜的特點之外,共享單車亦具有極大的正面社會效應,減輕了政府主導公共自行車項目的財政負擔,并有效倡導了綠色出行的生活方式。目前,主要共享單車項目均受到了政府的鼓勵。7

一級市場投資火熱,各路資本競逐共享單車,行業競爭日趨激烈。共享單車正處于大規模投放車輛和提升軟硬件水準的階段。目前共享單車領域已有已經有多達17 家公司,除了ofo 為2014 年成立,摩拜為2015 年成立之外,其他公司均為2016 年成立的公司,各路玩家跑步進場。其中ofo 和摩拜單車兩家公司總共投放車輛超過20 萬輛,對一線大城市進行了覆蓋。2016 年5 月至今ofo 覆蓋率月增幅達17.7%;摩拜單車覆蓋率月增幅達到172.7%。同時,資本對于共享單車行業青睞有加,17 家公司從VC、互聯網公司及上市公司處總共融資超過25 億元。8

而共享單車迅速擴張也將為傳統自行車制造企業帶來新的調整與機遇。共享單車的出現一定程度上會降低單車銷量,對以通勤單車為主的國內自行車產商是一個巨大的挑戰。但另一方面,傳統單車企業通過投資共享單車公司,也實現了從制造業轉向服務業的重大突破。較早布局優質共享單車公司將會享受行業成長紅利,相關受益標的:中路股份(協同效應將現,成本優勢巨大);信隆健康(零部件訂單量釋放);上海鳳凰、深中華A(傳統自行車企龍頭);華西股份(投資優拜單車);常州永安(擬IPO,政府公共自行車系統開發運營)。9 1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