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產業化開啟,生產總值5 年翻1 倍、10 年超3 倍,有望達成5 萬億目標。
截止2015 年我國體育產業生產總值約1.5 萬億,增加值約4000 億,增加值占GDP 比重只有0.64%,明顯低于發達國家水平。相關政策陸續出臺,按規劃2020 年和2025 年體育產業生產總值將達到3 萬億和5 萬億,年化增速達12%,產業增加值占GDP 比例則分別為1%和2%。據測算,體育競演業、大眾體育健身業、體育制造業年化增速分別為25%、20%和8%,到2025 年規模有望達到9500 億元、13500 億元和21500 億元。
體育競演業和大眾健身業的比重將顯著提高。
體育產業各子板塊共同培育體育消費需求,職業競賽表演業是驅動核心。職業賽事運營:堅定“管辦分離”路線逐步改革各運動項目,未來將形成品種豐富的頭部賽事品牌業態,從下到上釋放上游資源擺脫國家體制;體育媒體:最有機會沉淀獨立品牌價值的中游環節,通過爭奪頂級IP、構建運營壁壘、打造多層次IP 體系,有望產生體育傳媒巨頭;體育營銷:國內市場潛在需求強烈靜待強勢IP 顯現,海外市場火熱助力中國品牌海外戰略;場館建設及運營:賽事火熱提升場館流量,引入休閑元素打造文體綜合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