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報】半導體投融資專題-全產業鏈進入黃金機遇期(62頁)

半導體全產業鏈的投融資熱潮,適逢本土配套和進口替代黃金機遇期,已形成全產業鏈協同發展之大趨勢。無論從投入力度,發展空間和進口替代必要性來看,大陸各產業環節的龍頭企業,將通過持續投入、技術領先、產能規模和創新能力等優勢不斷提升集中度,躋身國際一流,產品市場增量巨大,行業迎來國產強勢替代和無國界投融資高潮,增量信息泉涌不斷。我們認為,半導體行業有望成為中國高端制造業崛起的排頭兵,在國家大力支持下,利用進口替代和廣闊市場機遇,內生與外延并重,在后摩爾時代實現全行業跨周期式發展。6

戰略格局意義重大,國家自主可控+市場競爭,是企業發展的“格局實力”,龍頭門檻甚高。提升我國半導體產業的自主可控能力,對提高我國的信息與網絡安全整體水平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發展半導體等戰略新興產業、實現向制造強國的轉變將是新時期我國著力要實現的重大戰略目標,有望成為我國經濟增長提供持久動力。7

進口替代空間超2000億美元/年,巨大空間其他電子產品難于復制;發展縱深最深,不因創新乏力而淪為紅海之爭,跨越消費,通訊,工控,醫療,軍工和航天等,差異化產品毛利有能力保持高位。半導體作為產業分支多,且應用領域廣泛的支柱產業,其發展更具備長效性和可持續性;芯片在諸多硬件產品中,與客戶需求距離最近,創新定位必要性強,將肩負起互聯網和物聯網時代“高速度、高精度、高集成度、低功耗”終端綜合指標提升的使命,創新裕度充裕,產品的更替保證持續的獲利能力。8

本土企業相對國際,小而分散,發展空間普遍很大,未來大而強的格局帶來子行業龍頭充足發展空間。行業發展,一方面,順承智能終端,物聯網,4G通信,智能家居和汽車電子等新興領域的“全球制造重任”,占據大部分高彈性增量市場;另一方面,進口產品替代巨大空間,結合未來國家強有力的扶持,綜合導致大陸市場特性是“戰略新興”位置。但伴隨著國家產業政策支持和行業良好的發展空間,個別龍頭企業已初步凸顯優勢,預計未來行業將逐步呈現大而強的發展格局,大陸子行業龍頭預計將有更充足的發展空間。9

第三代半導體材料,3D器件工藝,以及系統級封測等,將引領新技術產業化進程,為行業和公司帶來巨大機遇。隨著人類在半導體領域技術的精進,硅基CMOS集成電路尺寸已經逐步接近物理極限,進入新的歷史發展階段。我們認為,半導體技術跨摩爾周期的發展,將有一批標志性新技術涌現。 1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