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報】孩童消費專題-健康成長,醫路相伴(61頁)

我國嬰童醫療產業消費模式將不斷升級。我國婦幼保健工作已取得長足進步,兒科、婦產科2014年的診療人次是2000年的3.78和3.60倍;新生兒和孕婦死亡率不斷降低;而產前和產后檢查率等則穩步上升。新的時代背景下,我們認為伴隨著醫學技術的發展,高凈值客戶對于個性化醫療服務訴求的增強,政策對于無創產前篩查、兒童藥、嬰童醫療器械、民營婦兒醫院的支持,我國嬰童醫療產業將迎來二次騰飛的機遇期,從孕前到孕后、從產前到產后、從啼哭的嬰兒到健康成長的兒童,消費模式將不斷升級。

醫療之備孕篇。不孕癥正成為21世紀第三大疾病,由于我國龐大的不孕癥夫婦基數(約4000萬),我們估算潛在市場高達4000億。但由于牌照限制,行業供不應求的局面短期內可能繼續維持,市場的增速將主要由供給端決定,我們預計未來幾年我國輔助生殖市場增速約為15%-20%。

醫療之準媽媽篇。無創產前篩查技術(NIPT)是對產前檢測技術的革命性創新。隨著測序成本的下降,疾病篩查范圍的擴大,加上衛計委已放開了NIPT的準入審批,無創產前篩查藍海市場爆發在即。我們預測2020年我國NIPT市場規模可達百億元左右,未來幾年的復合增速可維持在 30-40%。

醫療之寶寶成長篇。長期以來,兒童藥行業存在著品種少、規格少、研發不足等問題。但近幾年,國家在藥品審批、招標、醫保等方面對兒童藥的支持力度不斷加碼,行業料將迎來黃金發展期,未來有望保持15%左右的增速。對于嬰童醫療器械,我國企業數量少、規模小、競爭力弱,產品較為低端。隨著政策大力支持和技術進步,我國嬰童醫療器械企業憑借較高的性價比有望從基層醫院逐步向三級醫院延伸,進口替代是大勢所趨。

醫療服務篇。我們認為在國家鼓勵社會資本辦醫的背景下,民營醫院將迎來歷史性發展機遇。婦產民營醫院發展較快,數量占比已高達90%,未來就診量增速有望超過20%,在行業競爭加劇的背景下連鎖化率有望提升;兒童民營醫院壁壘較高,2014年全國僅30家,社會資本未來可借助PPP模式,與公立醫院展開合作,打開兒童醫院藍海市場。

1 2 3 4 5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