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報】醫療美容行業專題-擁抱“美麗“經濟(47頁)

支付能力提高推動醫療美容行業快速發展,微整形是趨勢

醫療美容行業發展分兩階段推進,先靠技術后靠支付能力提升。非手術類項目(微整形)成本低、見效快、安全性高,近年來快速增長,也使得醫療美容低價高頻化,吸引更多消費群體參與。

中國醫美市場規模超5000 億,年增長率近20%

中國醫美醫師數量和年開展美容手術量均居世界第三位,是全球整容大國。但從市場滲透率、人均醫美機構和醫師數量遠看,行業缺口巨大。2014 年中國醫美市場規模超過5000 億元,年增長20%,2019 年有望破萬億元。

行業處于成長期,即將迎來春天

目前國內醫美行業正處于成長期,四大因素促使我們判斷行業春天來臨:居民支付能力不斷提高;美容技術進步,吸引更多人群;政府監管趨嚴,行業日益規范;政策空間巨大(可自由定價、可廣告宣傳等)。

醫美產業鏈:利潤集中在上游,下游醫院連鎖化趨勢加快

1)利潤主要集中在上游美容耗材和器械,但國內市場以進口產品為主;2)下游美容醫院以民營為主,公立為輔(約3:7),進入壁壘較低。醫美醫院嚴重依賴于營銷,平均獲客成本在6000 元以上;3)民營美容醫院發展路徑分導入期、穩定期、進階期三階段,在進階期凈利率水平大幅提高。連鎖化是未來趨勢,能夠產生規模效應,打造品牌知名度,提高客戶黏度及客單價。

“移動醫美”有望重建產業鏈下游生態

移動互聯網針對行業體系混亂,信任度低,價格不透明等痛點,搭建交流平臺,提高資源配臵效率。其發展路徑是“咨詢-社區-電商”,商業模式以C2C為主,如更美和新氧;而悅美采用的是B2C 模式,各有優劣。不同于移動醫療,移動醫美需求強,障礙小,壁壘低,有望快速發展,重建下游生態。

“美麗經濟”蓬勃發展,當下正是布局良機

醫療美容器械生產商:1)玻尿酸占據美容填充材料市場半壁江山,國內正規市場年銷售規模約10 億元左右(按出廠價),已有9 家產品獲批。但假貨充斥,未來行業整頓,國產正規玻尿酸品牌潤百顏(華熙生物科技)、海薇(昊海生物科技)、舒顏(雙鷺藥業)、LG 伊婉(華東醫藥獨家代理)有望受益,建議重點關注;2) 冠昊生物獨家產品乳房補片,用于乳房整形手術中,空間巨大;3)復星醫藥收購全球醫療激光行業領先者Alma lasers,其激光美容儀應用廣泛,增長迅速。

醫療服務提供商:華韓整形已收購5 家美容醫院,并布局全國繼續擴張,下屬南京友誼醫院運營成熟,是國內唯一通過JCI 認證的美容醫院,盈利能力較強;恒大健康攜手韓國原辰,定位高端醫美市場;朗姿股份收購韓國DKH33%股權,進軍醫美領域;而愛爾眼科和通策醫療也分別開展眼科和口腔科的專科美容業務,是公司未來業績重要的新增長點。

1 2 3 4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