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內定位技術按應用分為消費級和工業級。按技術的應用場景和技術需求不同,室內定位技術可分為消費級和工業級。消費級技術對精度要求低,對成本和兼容性要求高;工業級技術往往要求高精度、低成本,對兼容性要求較低。
室內定位技術的原理包括信號源相對位臵、指紋、遮蔽。多數室內定位技術通過接收機對無線電信號的接收,判斷接收機與信號源的相對位臵,具體實現方法包括近鄰法、到達時間、到達時間差等。此外,利用無線電特征比對(指紋法)和定位對象對信號的遮蔽(遮蔽法)也是常用的技術方法。
多種室內定位技術的組合使用將成主流。Wi-Fi熱點地圖、慣性導航與現有設備兼容性最佳,綜合使用成本較低,但精度低、可靠性差;Wi-Fi指紋、藍牙信標兼容性較好,精度較高,但部署和維護成本較高。將不同技術組合使用,互相驗證,可以在提高定位精度和可靠性的同時大幅降低使用成本,并兼容更多設備。
消費級領域,Wi-Fi和藍牙信標有望成核心技術。由于Wi-Fi和藍牙接收裝臵已經在手機和平板等設備中普及,具備不錯的定位精度,又得到了谷歌、蘋果等移動生態巨頭的支持,有望成為消費級室內定位的核心技術。在此基礎上,慣性導航、地磁定位可以作為輔助技術。
工業級領域,RFID技術市場地位將加強。在工業應用領域,RFID以其高精度定位能力、良好的兼容性、較低的使用成本和高可靠性,成為工業級應用首選,且市場地位有望進一步加強。Wi-Fi和超寬帶定位技術可以方便地與RFID技術結合,以拓展應用空間和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