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報】3D打印深度研究-“中國制造”至“中國智造”(60頁)

在工業4.0的大背景下,3D打印逐步步入3.0時代,將持續加碼工業4.0擁抱新未來。3D打印機未來有望通過其增材性與智能技術相結合作用于智能制造平臺的下游產業鏈,并將引領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轉變。政策持續加碼,產業空間的逐步擴大則將有效推動3D打印技術步入行業拐點,實現爆發式增長。

政策持續加碼,3D打印升格國家戰略。3D打印政策面的現狀可概括為?國外率先,中國后起之秀。發達國家進入政策密集期,將3D打印推向制造業轉型的風口。而我國3D打印產業政策后發優勢明顯,政府加快了政策出臺頻率,并全面統籌規劃內容,支持力度更大。我們認為2015年對于3D打印產業是非常關鍵的一年,產業政策扶持將迎來爆發期。

3D打印逐步打開成長空間,國內迎來產業發展契機。全球3D打印產業已步入成長階段,勢不可擋。預計到2016年全球打印市場規模將達到100億美元,市場規模實現指數級增長。我們預計未來3-5年國內3D打印迎來?窗口?期,潛在市場需求巨大。3D打印產業應用前景廣闊,超越傳統,廣泛應用于工業制造、軍事、建筑、醫療、汽車等領域。未來3D產業發展需要民用板塊、模具設計和軍工制造三架馬車來帶動。

3D打印步入拐點期,技術進步成為著力點。3D打印技術問世于20世紀80年代中期,經過三十年的發展,該技術已趨于成熟并初步形成規模化體系,全球3D綜合競爭態勢也呈現出“美國主導、歐洲協同發展、日本追隨、中國后發”的基本格局。3D打印正逐步步入拐點期,技術層面的突破性進展將成為3D打印推動工業4.0革命,引領“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轉變的著力點。

3D打印原理剖析:工藝推陳出新,技術日臻成熟。個性化定制、小批量、多品種的需求應用中,3D技術能有效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滿足用戶的個性化需求。3D打印機經過20多年的商業化發展已經形成多種成熟技術一類金屬材料增材制造工藝技術,包括SLM、LENS、EBSM、EBDM等,第二類是非金屬材料增材制造工藝技術,包括SLA、FDM、SLS、3DP等。

3D打印材料:各類耗材“爭奇斗艷”。在使用比例上ABS、PLA、石膏成為主流,包括PC、尼龍、光敏樹脂、紙張及金屬類(氧化鋁、不銹鋼、純銀、鈦等)在內的其他材料紛紛占據一席之地。不同的材料依其性能適用范圍不一。

兩大陣營:桌面級打印機與工業級打印機。桌面級打印機價格逐步平民化,國內廠商正在打開桌面級打印機產業市場,技術的突破、產品性能的提升及相對較低的價格將成為國內廠商異軍突起的重要籌碼。3D打印技術已從原先的模具制造逐步向工業化升級,工業級打印機即將迎來蓬勃發展期。“中國制造2025”戰略的實施將3D打印臵于風口,新興核心技術有望逐步運用于工業生產打破依賴進口僵局。

1 2 3?410-1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