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報】衛星產業系列研究報-北斗精準定位時代(18頁)

衛星導航產業向位置服務產業轉型。自20世紀90年代中期美國GPS實現商業化應用以來,短短三十年,衛星導航產業實現爆發式增長,已經成為繼移動通信和互聯網的全球第三大IT經濟增長點。當前,全球衛星導航應用產業正經歷三大轉變:從單一的GPS系統時代轉變為多星座并存兼容的GNSS時代;從以車輛應用為主體的市場格局,轉變為與通信相融合的以個人消費為主流市場的新格局;從經銷應用產品為主,轉變為位置服務為主的服務產業化新時期。隨著北斗二期全球組網的開啟,未來以北斗為主的多系統兼容將是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的主流。

位置本身不具有價值,只有將位置與服務結合起來,才能產生經濟效益。地理位置信息是移動互聯網時代最核心最基礎的支撐和保障。人類活動的信息80%是與空間信息有關的。位置服務就是通過移動獲取的方式確定實際目標的地理位置,從而提供給用戶基于這樣位置的服務信息。位置服務(LBS)的魅力和價值在于,結合各種各樣用戶需求和傳統線上業務,有很大的創新空間,能拓展出新的增量市場。例如,專注于本地生活服務APP的開發者,可以調查從下午5點到晚上9點的位置大數據,了解這一時段人們在工作結束以后的活動規律,并據此推出更精準的服務。再如,在超市購物時,消費者總是熱衷于搜尋和購買特價商品,如果將這樣的信息做成APP進行室內導航,并進行每天更新,那么對于消費者就具有重要的意義。

建設地基和天基增強系統是實現北斗精準定位的前提。當前,北斗系統地基增強系統建設已經完成總體技術方案論證和關鍵技術演示驗證。北斗地基增強系統由基準站網絡、數據處理系統、運營服務平臺、數據播發系統和用戶終端五部分組成,基準站接收衛星導航信號后,通過數據處理系統解算形成導航衛星精密軌道和鐘差等差分增強信息,經衛星、廣播、移動通信等手段實時播發給應用終端,應用終端利用差分增強信息修正誤差,實現米、分米、厘米級以及后處理毫米級服務。2015年底前將建成框架網和部分區域加密網基準站網絡,并投入運行,提供米級精度的定位服務;2018年底前將建成全國范圍區域加密網基準站網絡,提供米級、分米級、厘米級和后處理毫米級的高精度位置服務。航天五院擁有北斗衛星全部的接口文件、算法和標準,是建設地基、天基增強系統繞不開的選擇。

在北斗導航產業鏈的空間段、地面段和用戶段三部分中,我們預計中國衛星將重點發展“地面應用”和“系統服務”兩部分,特別是北斗地基、天基增強系統建設和北斗數據中心運營,這是具有高度壟斷性和持續現金回報的大產業。目前,中國衛星子公司航天恒星已承擔了林業生態建設與保護北斗示范應用系統和物流運輸智能感知與位置服務系統兩大項目。我們預計航天恒星將在北斗產業的“系統應用”上持續發力,并長期占據產業鏈上游高端。

我們反復強調,衛星就是數據,誰掌握數據,誰就能永立不敗之地。簡單的導航和定位一定是免費的,但基于位置信息衍生出來的服務(特別是和大數據、云計算相結合)空間則相當可觀,這將是北斗導航產業的希望所在。

1 2 3 4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