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報】納斯達克互聯網泡沫啟示錄(40頁)

個人電腦革命,掀起科技股爆炸式“旋風”,投資者將目光從“磚塊(房地產)和金磚國家(全球化)上,轉移至科技網絡:美國國內經濟背景:進入了二戰后最長的經濟擴張周期(1991-2001)。低通脹+高增長+高就業;美國推崇“新經濟”、摒棄“舊經濟,國家戰略重視鼓勵高科技產業發展;內外流動性充裕下的躁動(國內持續寬松貨幣政策對沖海外疲軟經濟;海外亞洲金融危機后資金大幅回流美國,美元升值);大類資產配置:資金抱團效應+“存款搬家”的現象,風險偏好提升顯著。

2000年納斯達克崩潰宣告時代的終結,不是因為太貴而是邏輯的破壞:“微軟反壟斷案件”、“安然、世通財務丑聞”明顯打擊市場情緒;業績低于預期、互聯網景氣度下滑;99年6月美聯儲開啟了加息周期,但是泡沫期內會有短暫性麻痹, 直到第4次加息之后(00年2月2日),才對納指產生了明顯抑制。

對當前中國互聯網行情的啟示:1)新經濟不是泡沫,泡沫的是資本市場,互聯網革命繼續推進中,近期納斯達克指數也接近歷史新高;2)大邏輯未變化:國家戰略+流動性+大類資產配置。3)中長期順勢而為,抓經濟主要驅動要素:00-03年WTO紅利(出口產業鏈)、04-12年嬰兒潮紅利(房地產+大眾消費)、13年之后現代服務業當仁不讓,“互聯網+”為核心的信息服務業可能成為中國經濟新的支柱產業,“互聯網+”是平行世界里的恒星!發展以“互聯網+”為代表的創新經濟,扶植新的支柱產業以實現轉型。

長期看,“中國夢”中長期價值仍在:轉型趨勢將逐步體現為A股的市值結構變遷。消費升級、現代服務業崛起將助力轉型;而環保、城市燃氣、城市軌道交通等與民生密切相關的投資將得到重點發展。轉型的“中國夢”最終將體現為A股成分股和市值結構的變遷。

1 2 3 4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