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網絡安全-存量改造+數據安全處上升期(42頁)

數據量爆發增長,數據概念長久不衰。根據思科的《年度互聯網報告》,2023 年地球上的連網設備數量將是全球人口的大約三倍,從 2017 年的人均 2.4 臺提升至 3.6 臺。IP 地址即網絡地址+主機地址,網絡站點所連接的 IP 數量也由于練級設備增長而處于爆發的階段。根據 IDC 的《中國物聯網連接規模預測,2020-2025》,僅我國物聯網 IP連接量已在 2020 年達 45.3 億,有望在 2025 年達到 102.7 億,CAGR 為 17.8%。由于每一個設備聯網后開始產生數據流量, 其獨有的 IP 地址的數量增長即代表全網數據也將繼續大增。根據思科的《年度互聯網報告》,2022 年全球網絡數據流量將達 799EB(1EB=十億 GB),同比增長 21%。在數據總量增長的大環境下,總體數據的價值隨之提升,有望直接帶動大數據產業的發展。大數據市場規模可觀,軟件部分增速高。收益于數據量增長,我國大數據市場及相應軟件市場規模、增速可觀。沙利文研究預計 2022 年我國大數據市場規模為 1049 億元,同比增速 24%,其中軟件約 305 億元,同比增速 30%,占比約 29%。在大數據行業的高增速之下,數據智能分析工具、大數據管理平臺等軟件的需求有望進一步提升。三套國密系統,普密應用范圍更廣。按照《密碼法》分類,目前我國密碼體系分為三套:“核心密碼”、“普通密碼”和“商用密碼”。核心密碼、普通密碼都用于保護國家秘密信息,核心密碼保護信息的最高密級為絕密級,普通密碼保護信息的最高密級為機密級,兩種密碼都由密碼管理部門依法實行嚴格統一管理。而商用密碼用于保護不屬于國家秘密的信息,即公民、法人和其他機構組織均可使用商密。商密也因此成為適用度最高的密碼體系,在各行各業使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