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門子法和硅烷流化床法是多晶硅主流工藝。根據沉積工藝的不同,化學法多晶硅可以分為西門子法和流化床法。根據發生進入核心 CVD 或流化床反應器的反應原料不同,又分為三氯氫硅法、硅烷法、四氯化硅法、二氯二氫硅法等。根據不同生產原料和沉積技術,可組合為三氯氫硅西門子法、硅烷西門子法、三氯氫硅流化床法、硅烷流化床法等。
流化床裝置放大難度高:雖然流化床爐操作溫度低,但直徑放大提高產能比 CVD 爐調整和控制的參數多,難度也大,需要更長的時間調整、試驗,以及后續的運營摸索。沒有經過一定時間的生產運轉,難以保障生產工藝的穩定性和可靠性。流化床爐子大,裝爐拆爐,以及管道伐門和附屬的設備都很大,一旦發生失敗,損失較大。
單筒裝料量:比棒狀硅高 25%。根據協鑫科技的推介材料,75%-100%比例使用顆粒硅,可以有效增加單筒裝料量,節約生產工時,提升單產效率。比如復投 510 公斤重量,使用顆粒硅只需四筒,棒狀硅則需要五筒。根據 REC 的材料,當顆粒硅的摻雜比例為 50%時,能提高 41%的裝填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