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中國智慧城市服務平臺發展報告(62頁)

智慧城市概念從2008年底提出以來,在世界上引起廣泛關注,我國高度重視智慧城市的發展,《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的正式出臺,意味著智慧城市成為我國城市發展的全新模式。到目前為止,我國開展智慧城市、信息消費、“寬帶中國”、信息惠民等試點的城市近600個,近9成的地級及以上城市提及智慧城市建設。“十四五”規劃進一步提出要堅定不移建設數字中國,加強數字社會、數字政府建設,提升公共服務、社會治理等的數字化智能化水平。站在“十四五”和黨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新起點上,我國智慧城市建設也將邁入全面數字化的新階段。

智慧城市的總體架構可以概括為五個層面:感知層、通信和網絡層、城市數據和控制層、城市應用層和支持系統層。其中城市數據和控制層是智慧城市的核心功能,通信和網絡層、支持系統層為智慧城市運行提供必要支撐,這三者可以說是智慧城市的“操作系統”,智慧城市的“操作系統”加上城市的基礎設施構成智慧城市底座,在此之上是各類城市應用服務,以應用場景為單位串聯起城市的生活空間。

城市服務平臺根據發展模式和建設內容的不同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的主要體現是政府網站和市民卡,能實現政務信息線上展示的政府網站和將城市多項公共服務集成于一體的市民卡成為城市公共服務一體化探索的早期形態。第二階段主要表現為政務信息化的大力推進,其主要驅動力來自于國家對政府信息公開、“互聯網+政務”的大力推動以及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的成熟。目前,我國城市服務平臺發展已經進入第三階段,在這一階段中,城市數字基礎設施進一步建設完善,“人”逐漸成為城市的發展中心和主導力量,基于城市服務平臺的城市服務和治理模式將成為探索重點。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