銫在自然界沒有單質形態,主要以鹽形式極少的分布于陸地和海洋中,全球保有礦石量稀少。銫具有獨立礦物銫榴石,Cs2O含量在5%~32%,是提取銫的主要原料。根據USGS的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偉晶巖型銫礦產資源儲量為21.71萬噸,其中加拿大12萬噸,津巴布韋6萬噸,納米比亞3萬噸,澳大利亞0.71萬噸。
全球銫礦資源非常稀缺,目前可規模化開采的銫榴石資源主要集中于三大礦區:加拿大Tanco礦區、津巴布韋Bikita礦區和澳大利亞Sinclair礦區。由于Tanco礦山2010~2013年間發生冒頂,后暫停運營,2017~2018年完成了塌陷區的修復,因此USGS在2016~2019年間沒有將Tanco礦區的保有銫資源統計在內。2019年6月中礦資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100%收購美國CABOT公司特殊流體事業部及其所屬的Tanco礦山后,2020年USGS又增加了加拿大保有偉晶巖銫榴石型銫資源數據,新增的加拿大保有12萬噸銫氧化物資源全部來源于Tanco礦山。
銣資源總儲量的90%以上存在于鹽湖中,但通常處于微量濃度(約0~20mg/L),開發利用價值有限。目前大部分銣從花崗偉晶巖中提取,載體礦物主要為鋰云母、鐵鋰云母、銫榴石和鉀長石。雖然銣比鋰和銫的地球豐度高,但由于不存在富銣礦物,提取難度較大,主要作為銫和鋰的加工副產品產生。全球銣資源主要集中在納米比亞、津巴布韋和加拿大三國。根據USGS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銣資源儲量10.2萬噸,其中納米比亞5萬噸,津巴布韋3萬噸,加拿大1.2萬噸,其他國家1萬噸,資源集中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