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戶外運動相關市場空間廣闊。戶外運動是指在自然環境中進行的體育活動,其中包括登山、遠足、垂釣、滑雪等諸多項目,用品類別更加多樣。歐美等發達國家是多種戶外運動的發源地,戶外運動整體發展時間悠久,已形成較強的戶外文化,當前戶外運動已成為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與歐美相比,我國戶外運動起步較晚,近年來產業規模不斷增長,但與歐美相比仍有較大差距。從戶外參與率看,我國僅為 10%左右,而美國以及德國、英國等歐洲國家,戶外運動參與率基本都在 50%以上。根據紡織協會對專業品牌和渠道的統計,2019 年我國戶外用品零售總額 250 億元,而根據 Statista 數據,2019 年美國、歐洲僅線上戶外用品零售額就分別達到 178 億美元、155 億美元。因此,我國戶外運動參與率和消費支出兩方面都有較大提升空間。
經濟發展達到較高水平后人們對于運動健康的愈加重視,將推動戶外運動長期發展。根據國際經驗,戶外運動隨人均 GDP 的增加而逐步普及,達到 1 萬美元后,包括攀巖、潛水等小眾運動在內的所有戶外活動均已能走入人們生活。我國人均 GDP 在 2019 年就已超過一萬美元,經濟水平對戶外運動發展的桎梏已基本突破,隨著人們對運動健康的逐漸重視,戶外文化有望逐步成為潮流和社交資本,相關消費隨之增加。疊加近期一系列鼓勵政策的出臺,戶外運動有望迎來黃金發展時期。
減負政策有望助推未成年參與戶外活動,推動整體戶外參與率提升。我國戶外運動人口中,未成年參與率較低,根據報告統計,2018 年僅占 3%。而從美國 2020 年數據來看,6-17 歲是各年齡段中最大的戶外運動參與群體,占比達 21%。隨著我國雙減等減負政策的推進以及體育重要性的提升,未成年有望成為戶外運動的主要增量群體。未成年參與率的提高有望帶動全家出游,且未來隨著成長有望推動戶外文化的普及,因此我們認為未成年或成為我國戶外產業開啟快速發展的主要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