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國產GPU逐步滲透提升市場規模(23頁)

全球網絡攻擊頻發,商業領域首當其沖。據 Risk Based Security 數據顯示,2019 上半年,全球發生的網絡安全事件達到 3813 起,同比增長 54.06%;數據泄露達到 41.85 億條,同比增長 52.90%,網絡安全狀況進一步惡化。分行業來看,商業領域由于具備豐富且高價值的資源,往往成為網絡攻擊的對象,上半年接近 70%的網絡安全事件集中發生在此;醫療、政府、教育領域緊跟其后,分別占比 14%、12%和 7%。分地區來看,美國為網絡攻擊的重災區。上半年前十大網絡攻擊事件當中有 4 件發生在美國,共造成數據泄露達到 12.07 億條。同時,我國因 1 月 10 號泄露超過 2 億條求職信息而上榜,排在前十大安全事故中的第五位。

目前全球已經進入 5G 發展的關鍵階段。5G 將實現人與物、物與物之間的通信,開啟萬物泛在互聯、人機深度交互、智能引領變革的新時代;此外,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5G發展將會使倆字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技術、產品和服務實現高效流動,5G 的發展將會成為鏈接各國經濟發展的活動的新生態。

不僅是 5G,還有以 5G 為基礎的物聯網也存在信息安全風險。據騰訊安全云鼎實驗室發布的《2018 年 IoT 安全威脅分析報告》顯示,由于廠商對 IoT 設備整體的安全防護不強、用戶對漏洞的重視程度不足,目前 IoT 設備極易成為被攻擊的對象。一旦單個設備受到感染,有可能進一步擴散到同一平臺串聯的設備,并發展成為摧毀網絡、惡意挖礦、傳播勒索軟件的幫兇。目前我國已成為全球 IoT 攻擊最頻發的國家,2018 年接近 20%的 IoT攻擊事件發生在我國境內,大幅高于排名第二的美國 9.39 個百分點。因此,在享受新技術融合發展給行業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必須進一步加強針對新技術融合的安全防護體系,防患于未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