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與焦慮:后信息時代年輕人的生活主題。在這個節奏越來越快、競爭日益激烈的時代,人們要么孤獨,要么焦慮,要么既孤獨又焦慮。尤其是數以千萬計的 90 后、00 后年輕人:有的背井離鄉,在大城市的水泥森林里獨自為未來打拼;有的深陷題海,忙于應對各種考試,找不到心靈的休息之地;有的在工廠流水線或工地上尋找生計,周圍都是熟悉而陌生的面孔。他們是一個個孤立無援的靈魂,雖然在外人面前假裝?佛系?,內心卻無時無刻不為今天愁、為明天憂。
長江后浪推前浪, 95 后-05 后接棒娛樂消費主力人群。當我們的印象還停留在 00 后都是?小學生?的時候,2000 年出生的人在 2018 年也已經成年了,1995 年出生的群體也已 24 歲。他們的群體規模同樣也不是那么小眾。我們根據國家統計局對于各年出生人口的統計,計算得出 95 后和 05后有 2.64 億人,占全國總人口 18.9%(2018 年我國總人口是 13.95 億人),95 至 00 后有 1.84 億人,占全國占總人口 13.2%。現在,95、00 后、05后多處于小學高年級、中學、大學及初涉職場的階段,位于易于接受新鮮事物的成長期,是移動互聯網的?原住民?,也被稱為 Z 世代。
互聯網社交與娛樂邁入 Web 3.0 階段,虛擬生活漸漸成為娛樂的主體。從歷史維度來看,2002 年之前的互聯網以匿名的信息獲取功能為主。2002年以后,Web 2.0 革命爆發,互聯網越來越強調互動,論壇、博客、內容分享等社交媒體日益發展壯大,與現實生活的關系日益緊密,視頻、音頻等多媒體形式的地位也變得重要。今天的 95 后-05 后則是在 Web 3.0 時代成長起來的,與上一代人的行為特征大相徑庭:他們以完全的虛擬生活為娛樂主體,旨在滿足精神世界,而現實生活反而僅僅是娛樂的輔助形式。智能設備和無線寬帶的普及,使得?隨時隨地浸入虛擬生活?變得很容易實現。他們既是娛樂內容消費者又是創造者,?人人皆媒體?,而且覆蓋了人們所知的幾乎一切媒體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