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阿里云打開中國云計算潘多拉魔盒(17頁)

國內IaaS 領航者,云計算產業風向標。云計算是阿里體系內唯一持續實現環比穩定增長的業務,成長最快的重要增長引擎。2009 年成立至今,阿里云從最初只服務于內部業務,為電商和金融業務提供IT 基礎設施支持,到2011 年開始對外,主要提供IaaS 層服務,后逐步向PaaS 層滲透,是目前國內最大、全球第三大云計算企業。作為國內云計算基礎設施IaaS 的領航者,持續12個季度的同比翻番,環比持續穩定增長,已充分印證云計算時代的到來,對傳統IT 架構的變革已經全面展開。

持續降價標志技術紅利釋放,加速云計算產業落地。與收入高速增長并行的是阿里云持續下調云服務價格,2014 年至今,阿里云每年降價十余次,年降幅高達30%。在單價持續下降的情況下云收入依然保持強勁增長,當然一方面是付費用戶數快速增長和客單價的持續提升,另外再疊加盈利狀況并未惡化反而持續改善,反映出的是阿里云營運成本的持續優化,這充分得益于其強大的規模效應和技術提升。

類似于亞馬遜,阿里最初開展云業務的一大重要初衷是提升自身的IT 運營效率。阿里龐大的電商交易數據處理需求產生高昂IT 成本且大多數時候存在資源冗余,早在2008 年,阿里就確定了“云計算”和“大數據”戰略,決定自主研發大規模分布式計算操作系統“飛天”,并于2009 年成立阿里云。經過近10 年的發展,目前“飛天”系統已擁有超過10 億GB 的大數據存儲和分析能力,為全球200 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創新創業企業、政府、機構等提供服務,成為全球前三大公共云服務提供商。

極具競爭力的產品體系,釋放技術紅利。阿里云在技術更迭和客戶需求的助推下,以彈性計算、數據存儲計算、云引擎、安全與監控為核心,產品和解決方案體系得到不斷豐富和擴展,覆蓋場景的深度和廣度不斷延伸,以標準化的產品為基礎提供高端定制化的服務,產品更新迭代速度不斷加快。

國內云計算的發展稍落后于美國,長達9 年的美國科技牛市中云計算企業表現尤其突出,隨著2011 年之后亞馬遜AWS 的持續爆發,云計算日漸深入人心,企業廣泛接納和采用云計算服務。同樣,伴隨阿里云持續高速增長的是國內云計算產業的規模初成。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