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疆域”涉及國家主權維護,網絡空間安全的重要性日趨顯著。網絡空間如今已成為繼陸、海、空、天四個疆域之外的國家“第五疆域”。與其他疆域一樣,網絡空間也涉及國家主權的體現,保障網絡空間的安全就是保障國家主權,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自主可控是保障網絡信息安全的前提,兩者密不可分共同構成“廣義信息安全”。實現自主可控意味著網絡信息安全也相對容易實現,產品和服務一般不存在“他控性”的惡意后門并可持續升級和修補漏洞,也不會受制于人。因此網絡信息安全(狹義信息安全)與自主可控(國產化替代)之間存在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共同保護國家網絡空間秩序不受侵犯,構成了“廣義上的信息安全”,維護著國家的“第五疆域”。
繼“棱鏡門”事件之后,中美貿易爭端有望對自主可控構成新一輪催化。自“棱鏡門事件”爆發后,中央高度重視網絡安全與自主可控的建設。在出臺《網絡安全法》的同時,不斷調整優化網絡安全的頂層架構。兩會期間的機構改革又將“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改為“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全面負責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域的頂層設計、總體布局、統籌協調、整體推進和監督落實。同時,將之前工信部下屬的“國家計算機網絡與信息安全管理中心”調整為“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管理。種種舉措充分體現了國家對網絡安全與自主可控的重視程度邁上了全新高度。近期中美間發生貿易爭端,提供了一個正視我國自主可控領域“缺口”和“短板”的良機,從而進一步引導相關投入的加大。
自主可控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果,整體提升空間依然巨大。自主可控主要涵蓋以CPU 為代表的基礎部件,以服務器和存儲為代表的核心設備,以ERP 為代表的應用軟件和以操作系統、數據庫、中間件等為代表的基礎軟件等四大領域。目前服務器的國產化已相對成熟,涌現出華為、浪潮、曙光等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廠商;ERP 在技術層面與國際巨頭間的差距較小,大規模國產化的基礎較為扎實;CPU 方面的龍芯、飛騰和申威三大體系各自的應用領域尚存在較明顯的局限性,生態體系構建還不完善;基礎軟件的國產化程度相對而言最低,未來的提升空間巨大。
國產x86 服務器增速迅猛,市場份額顯著提升。x86 服務器由于開放、標準且性價比優勢突出,特別適用于云計算應用場景。IDC 數據顯示,2017 年Q4 全球x86 服務器銷售總金額為175 億美元,占服務器市場的整體比重約為85%。隨著云計算在IT 基礎架構中的快速滲透,我國x86 服務器市場也迅速崛起,2014-2017 年復合增速達到21%,2017 年第四季度x86 服務器營收達到32 億美元。x86 服務器的高速發展也大大推動了服務器國產化替代的進程,國產x86 服務器的份額占比從2010 年的47%提升至2017 年的78%,涌現出浪潮、曙光、新華三等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廠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