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平臺格局基本穩定,盈利能力將逐步顯現。中國目前的漫畫產業體現了更強的“互聯網特征”,內容發布與用戶閱讀、交流習慣更多植根于互聯網。國內漫畫業中,上游的創作者多以個人或小工作室為主,格局分散;漫畫平臺的格局則已基本形成,其中移動APP發展尤為迅猛,頭部APP 活躍用戶量已接近千萬的量級。我們預計,平臺在形成一定的用戶規模后將有望首先掌握產業鏈議價權,并通過主動與優質創作者形成利益綁定等合作關系而實現優質內容的穩定產出,因此產業資源也將逐步向排名靠前的核心平臺集中。未來,我國動漫二次元用戶以互聯網渠道為主來獲取內容的習慣已經形成,平臺在加大力度培養用戶付費習慣的同時,也可以通過單行本、衍生開發等多種形式滿足粉絲的收藏、消費等需求,從而多線程放大漫畫環節收益。相信,未來五年內,以用戶付費和IP 泛娛樂開發為主的商業模式將逐漸清晰,漫畫平臺的盈利能力也將逐步顯現。
動畫番劇或將成為動漫產業中格外重要的傳播環節。近半年,一批國產動畫劇的優異市場表現格外引人矚目,例如:閱文集團經典IP 改編的3D 動畫《斗破蒼穹》首播當日點擊過億,第一季完結點擊量破10 億;《全職高手》動畫開播24 小時點擊過億,豆瓣評分8.3分,彈幕條數達52 萬。短、頻、快且成本相對較低的動畫番劇、泡面番更加符合受眾的碎片化時間習慣,可能會成為重要的IP 內容傳播手段之一,起到提升IP 熱度、擴大受眾覆蓋面、為影視、游戲化預熱的作用。擁有量產能力的生產方將繼續受益于行業的穩步成長,但作為項目承接方其盈利水平和未來成長潛力較為受限。
影游爆款頻現,行業爆發在即。近兩年,二次元產業在電影和游戲兩大強變現細分領域爆款作品頻出,行業變現潛力引發關注。動畫電影方面,自《十萬個冷笑話》打破國產動畫電影票房天花板以來,“大圣”和“大魚”也在2015 年和2016 年相繼點燃了主流觀影人群對國漫二次元的熱情,動畫電影《大圣歸來》和《大魚海棠》分別取得累計9.6 億元和5.7 億元的優異票房成績。網絡游戲方面,以網易《陰陽師》和米哈游《崩壞學園3》為代表的現象級產品在高度競爭的手游紅海中走出了一道靚麗風景;二次元游戲的強爆發力和用戶社交圈自發傳播的現象也引發了市場對二次元手游這一細分領域的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