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o2o到家服務,最后三公里的機遇(28頁)

1.零售業已從工業時代商家售賣為核心的以產定銷進入了以銷定產的C2B時期,在可預見的未來,商業將是消費者主導的生態圈。消費者在變:①消費主體向新興群體的代際切換已接近尾聲,8090 后崛起,理念與方式逐漸變革,對價格的敏感度降低,更注重品質、具有品牌意識、追求個性、善于超前消費;②城市化進程加快+收入水平提升帶動消費升級;③10 多年互聯網潛移默化的改變已經將網購基因深深植入消費者體內。消費環境也在變:物流體系、信息傳播途徑、支付方式都在改善升級。伴隨消費者變化而來的是需求的變化;社會進步疊加技術更迭則能夠不斷提供多元化增值服務迎合需求,到家行業就是在這種需求的升級中誕生的新模式!

2. O2O 即時到家市場尚處發展初期,商業模式多元化:①線上霸主京東和阿里分別孵化出京東到家和盒馬鮮生,對于他們來講流量絕不是問題,但是如何嫁接實體門店,優化購物體驗是需要深入思考的課題,輕重模式各有利弊,前者可實現快速擴張,后者模式一旦成型將完全掌控各環節優勢;②線下巨頭以永輝、天虹、蘇寧、大潤發為代表,或接入平臺,或自建到家配送系統實現閉環,希望能把控最后1 公里的商機;③便利店具備門店密集優勢,與消費者距離最近,嫁接到平臺拓展線上或利用門店充當前置倉儲,其商業價值將被深度挖掘;④外賣平臺轉型接入商超,勝在高頻消費的流量入口和即時配送的天然稟賦。行業尚處于探索期,未來或許將演變更多即時配送的新形式。

3.相比于國內尚不成熟的市場,國外即時到家已初具規模:①美國Instacart:采用C2B2B 模式,輕資產整合社會資源,眾包物流模式降本提效,打造1小時高效配送體驗,成為行業領頭公司。②英國Ocado:借助生鮮品類高頻屬性,基于扁平式供應鏈結構+自建物流體系解決商品從供貨商發出到最后配送問題,2014 年首次實現正盈利并得到持續,成為英國最大的線上零售商。③美國Peapod:典型的網上食品百貨店,獨特的O2O 模式,自建物流體系,配合大規模溫控配送中心,由專業配送員統一送到客戶手中,確保客戶收到商品質量更新鮮速度更快捷。國外在地域國情等方面存在一些差異化,但基本模式可以借鑒。

4.關于到家行業方向、切入點和模式的幾點思考:①C2B+O2O 應該是到家新零售的正確打開方式,以消費者為出發點,形成線上線下閉環;②O2O到家的本質是送貨上門,節省消費者時間,提供增值服務。只有足夠高頻的消費諸如生鮮、快消品等領域,才能契合即時性需求,產生足夠量的訂單進而覆蓋各種耦合成本產生盈利。③營運模式上各種選擇利弊并存,平臺型更易整合資源快速擴張;重資產模式一旦運行成功將深度掌控各環節形成核心行業壁壘;從便利店業態切入,可充分利用其與消費者最近的渠道優勢深挖商業價值!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