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報】迪士尼創出新時代(64頁)

主題公園行業在中國已發展二十多年,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時也經歷了多次挫折。行業內產生了諸多優秀企業,在市場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同時也在資本市場獲得認可。上海迪士尼的開業標志著行業邁入新的轉折點,不論在供給端還是需求端結構都將徹底變革。1

供給端集中度提升,寡頭壟斷加速形成:市場整體投資規模不斷提升的同時主題公園數量將會不斷減少,在一些低儲蓄率高消費能力的區域存在結構性機會。由于交通布局的特殊性,我國的主題公園覆蓋群不應該是環狀分層而更應該是網絡狀分布的。至2020 年,國內集團可以取得五進二,十進五的地位。房地產模式不可持續,綜合體模式和文娛集團模式具有發展潛力。2

需求端客戶需求多樣化,細分市場潛力無限:主題公園消費頻次和客單價提升是核心要素,2025 年市場規模可達到3.7 億人次。迪士尼的進入攪活市場,提升客單價,利大于弊。本土運營商應抓住外來者的戰略薄弱點,布局青少年市場、周邊游市場和自駕游市場。通過持續投入升級和提升服務質量,十年內不談彎道超車但五年內可打防守反擊。3

戰略定位多元化,條條大路通羅馬:IP 群缺失問題,短期內可以通過品牌授權代言和爆款旅游產品打造來彌補,但長期來看以市場換技術的策略不會成功,針對特定消費群體的一技之長要發揮到登峰造極。很多企業希望學習迪士尼,但是缺乏相應的戰略資源和轉型契機,更不如學習默林娛樂、雪松會或者宋城模式。4

科技改變營業模式,不變的是社交氛圍:IP 流水線生產的模式已成套路、大數據和VR 技術將大幅降低成本、互聯網和移動端的興起將顛覆營銷思路,開源節流尚有大幅空間。不過,主題樂園的消費歸根到底仍舊是一種社交體驗,科技時有更替而氛圍無可取代。兩極化趨勢下,打造獨特的環境認同感和非娛樂性元素是保持主題公園生命力的根基。5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