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報】籃球產業專題-站上風口,天價合同(44頁)

籃球為中國第一大運動,產業價值被低估。籃球擁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和硬件基礎:籃球是兒童青少年球類運動中最經常參加的體育項目;CBA 整體收視高于中超和NBA;籃球場已建和新建數量在運動場地類型中均排第一。然而在盈方進入CBA 的這十年里,CBA 聯賽的發展狀況并不十分樂觀,表現為俱樂部造血機制不足,經營困難,版權、商務權沒有得到充分開發等,產業價值被低估。1

中國籃球職業化改革加速,CBA 管辦分離終得正果。2016 年初由姚明牽頭成立的中職聯公司加快籃協管辦分離改革的進程。2016 年4 月籃協最終明確CBA 改革的兩步方案:第一步中國籃協把聯賽商務權、賽事推廣權授權給“CBA 公司”;第二步中國籃協適時將競賽組織等辦賽權授權給“CBA 公司”。一旦管辦分離實施順利,CBA 俱樂部亦有望復制NBA 俱樂部的發展模式,開展電視轉播、冠名權等各類業務。2

我們認為2017 年CBA 商務權合同金額5 年在80 億元到120億元之間。對比體奧動力公司以五年80 億人民幣獲得2016-2020年中超電視公共信號制作及版權,CBA 賽事作為中國體育界里為數不多的優質IP,隨著CBA 賽事市場化改革的不斷推進,CBA 賽事未來對整個資本市場的議價能力會大幅提升。我們認為 2017 年商務權合同金額5 年在80 億元到120 億元之間,其中轉播權在騰訊、萬達、樂視等巨頭競爭之下有望達到10 億人民幣,而贊助費用則在安踏、匹克等多個品牌的助力下有望從目前的6 億增長到10 億元人民幣。3

體育+移動互聯網,票務銷售迎來新時代。目前CBA 賽事門票線上銷售占比不高,傳統營銷與票務脫節,細分垂直整合不力。我們認為,線上票務、營銷以及運營的垂直整合將成為激活CBA 門票增量空間的關鍵因素。目前BAT 巨頭中騰訊已經通過微賽體育開始布局體育營銷發行平臺,并在CBA 試水。4

借鑒NBA 制度改革措施,構建現代化職業體系,全面加強商業化能力。1984 年大為? 斯特恩上任之后,從選秀制度、全明星賽、聯盟規模、商業推廣等各方面著手對聯盟進行改革,不斷加強賽事豐富程度,擴大受眾面,增強粉絲忠誠度,最大化商業價值。我們認為CBA 可借鑒NBA 的改革經驗和成功模式,充分利用本土粉絲粘性,拓寬變現渠道和變現形式,打造本土競技體育精品賽事。5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