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報】電視劇行業專題報告-暑期檔IP霸屏(22頁)

電視劇行業回顧:內容層面上,收視平穩、題材多元、渠道分流。上半年收視率在1%以上的作品有16 部,但單平臺收視率達到2%以上的卻僅有《親愛的翻譯官》一部(《好先生》、《歡樂頌》主要受雙平臺播出影響);第一季度古裝IP 劇壟斷市場,第二季度都市劇《親愛的翻譯官》、《歡樂頌》、《好先生》引領收視,總體而言都市劇黑馬不斷,整體表現反而優于高預期的古裝IP 劇。

參考去年表現以及今年IP 儲備,影視傳媒在暑期檔將迎來峰值。回顧去年:2015 年暑期,電視劇、電影、網絡劇紛紛超預期,三條主邏輯拉動市場景氣度:1、《花千骨》、《盜墓筆記》驗證文學IP 開發泛娛樂作品可以引爆粉絲經濟;2、七月《捉妖記》、《大圣歸來》、《煎餅俠》三部電影貢獻超30 億票房,印證國產片迅速崛起,魔幻、動畫、喜劇也因此受到熱捧;3、《盜墓筆記》掀起視頻網站會員付費浪潮,印證用戶愿意為頭部內容買單、網絡劇可以逆襲傳統電視劇,新盈利增長點逐漸形成。展望今年:1)遠超去年投資的SIP 集中上線,大IP 超過10 部,個別作品投資3 億元以上,制作方、渠道開啟“土豪”模式,走的路線都是“大IP+大制作+高顏值小鮮肉”;2)最受關注度的魔幻玄幻劇霸屏,近期《誅仙青云志》、《幻城》等大作將掀起收視爭奪戰,我們預期只要口碑不出問題,今年暑期必將出現全年劇王。

行業動態啟示錄:1)愛奇藝會員數量半年增長1000 萬,視頻網站燒錢培養的付費習慣成效顯著。我們堅持前期觀點:推行付費戰略的關鍵點落在:差異化的精品內容與內容的豐富度和持續性。2)老樹長新芽,抗日警匪題材的主旋律作品在年輕人中依然有市場,關鍵在于演員的更新迭代。過去該類題材的重心放在故事主旨上,通常選年紀偏大的演技派比較沉悶,但是從《偽裝者》到《余罪》再到《解密》,我們發現偶像派挑大梁帶給人耳目一新之感,往往收視、口碑俱佳。3)一線衛視加深探索周播模式,周播劇場成精品劇陣地。4)政策繼續趨嚴,廣電總局、證監會加強管控。

1 2 3 4 5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