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報】虛擬現實專題-征途是星辰大海(32頁)

產業機遇:虛擬之種在現實土壤中生根發芽

1、資本與產品共振推動行業發展:1)資本層面,Facebook、微軟、BAT 等互聯網巨頭以及各路資本陸續不同程度地介入到虛擬現實產業,顯示了科技領頭者和資本力量的敏銳嗅覺;2)產品層面,2016 年Oculus Rift CV1、HTC Vive等重量級消費者版本的硬件產品密集推出有望驅動消費者熱情。

2、產業供給和需求內生動力充沛:1)供給端,VR 硬件升級降價及VR 內容推陳出新將為行業發展持續提供動力;2)需求端,虛擬現實的獨有體驗狀態是讓用戶可以與虛擬環境進行沉浸式交互,這符合人類高層次的心理需求,與娛樂、社交等眾多領域結合將衍生出無數新的需求。

3、產業鏈基礎建設已具一定雛形,從產業鏈細分來看:1)硬件上,發展前期體驗優良的設備供應商將先享蛋糕;2)內容上,游戲和2B 應用擁有強變現能力商業價值有望最先得到體現;3)服務上,相關的創業者、消費者、研究者已經具備一定規模共同推動產業發展。

趨勢研判:新一代人機交互平臺強力候選

1、顛覆革命行路致遠:從迭代視角來看,結合過去數十年發展歷程來看人機交互平臺有望進入新階段,而虛擬現實顯然是強力候選;從產業周期來看,對照智能手機“硬件先行-系統承接-內容推高”的發展路徑,虛擬現實的成熟還需要過程,當前存在三個問題待解決:1)用戶需通過普適產品大規模培養;2)體驗需持續優化解決眩暈、感情恐懼等問題;(3)內容不足,殺手級應用空缺。

2、B 端先行C 端接棒:虛擬現實與B 端的結合具備天然土壤,在軍事、醫療、新聞、營銷等方向應用范疇廣泛、貢獻較為明確的市場;而在C 端更具爆發力,游戲、影視、直播、社交都是潛在突破點,升級痛點需求體驗有望驅動虛擬現實成為普及的人機交互平臺。

3、國內市場機會猶存:面對國外巨頭林立的競爭格局,國內機會偏向于普及性消費級硬件和內容應用:硬件上,親民價格產品量產化有望獲取較大數量用戶;內容上,先行儲備優質內容IP 以及VR 制作技術的企業最具潛力。

1 2 3 4 5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