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租賃可以優化運輸資源配置。現階段,城市交通系統可以分為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和使用自備交通工具兩大類。但兩者各有利弊,分化較為嚴重。汽車租賃恰好可以取長補短,作為現有交通運輸系統的補充,同時在一定程度下減少私家車對停車和道路資源的占用,緩解交通壓力。而且汽車租賃相比與傳統的出租車服務,結合日益發達的地圖導航服務,對自駕用戶更加靈活、省時,因此在競爭的基礎上,運輸資源配置得以優化。
汽車租賃對汽車的銷售和發展是極大的促進。汽車租賃作為連接汽車生產和銷售之間的橋梁,可以有效地緩解汽車生產與銷售之間的“瓶頸”,而且對汽車消費市場的拓展也具有不可低估的功效。海外汽車租賃公司受益于汽車資產的高效利用,取得回報后,在客戶滿意度需求的驅動下,更新汽車的頻率相對較快,每年可以穩定消化汽車制造廠商20%-30%的產量。同時,汽車租賃業的發展可以刺激二手車交易市場。租賃車平時的維護保養較出租車更為完善,其退役后,車況、車容、車貌、性能等均遠遠好于出租車。所以,當租賃車更新時,能為舊車交易市場提供成色較好的車輛資源,進而帶動二手車交易市場的發展。
汽車租賃進入中國市場短短二十余年,發展迅速。尤其是進入21 世紀以后,伴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以及人們消費觀念的變化,汽車租賃行業步入發展高峰期,輻射范圍也從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線成熟,逐步擴展到二三線城市,乃至鄉鎮。
羅蘭貝格數據顯示,中國租車市場規模從2005 年的46 億元增長到2014年的380 億元,復合增長率為24%;車隊數量也從幾萬輛增加到接近50萬輛,復合增長率超過30%。同時,羅蘭貝格預計到2018 年中國租車市場將增長至650 億元,車隊數量將達到77.9 萬輛。
由于本身的特殊性和發展時間限制,中國汽車租賃市場尚未完全開發,空間巨大。根據羅蘭貝格的數據顯示,2012 年,中國租車市場滲透率(租賃車輛數占車輛總數比例)僅為0.4%,遠遠低于同時期日本2.5%,美國1.6%韓國1.4 和巴西1.3%。同時,中國汽車租賃市場集中度低,整合尚未發生,留有很多發展空間。2013 年,中國前五大租車公司市場占有率僅為14%,而這個數據在美國、德國、巴西分別為95%、91%和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