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A股IPO重新開閘,多層次資本退出市場基本穩定,項目退出渠道多元化更加激發了投資者熱情,同時也增強了LP的投資信心。在創新創業的大背景下,中外創投機構已經進入投資“狂熱期”,且投資階段愈發前移。對企業來說,目前無疑是一個融資的最好時代。
2014年中國創業投資市場呈回暖態勢,在募資、投資、退出方面均出現不同程度的增長。據清科集團旗下私募通統計,2014年中外創業投資機構新募集基金258支,新增可投資于中國大陸的資本量為190.22億美元,單只基金平均募集規模達7,518.49萬美元,較上年出現回升;投資方面,全年共發生1,917起投資案例,其中1,712起披露金額的交易共計涉及168.83億美元,投資活躍度和規模量雙雙出現上漲,其中投資總額的表現尤為突出,達到歷史新高;退出方面,全年共發生444筆VC退出交易,其中IPO依然為本年度機構最主要的退出方式,期間共計發生退出172筆,阿里巴巴、京東等公司的成功上市,軟銀中國、今日資本等機構獲得驚人退出回報。并購退出本年度共發生111起,成為繼IPO后最熱門的退出方式,也逐漸受到投資機構的認可和追捧。整體來看,2014中國創業投資市場擺脫往年的低迷形勢,轉入上升發展的狀態。
募集規模同比大漲近2倍,單支美元基金平均規模過億元
2014年中國創業投資市場募資情況出現好轉,特別在規模方面表現尤為突出。本年度中外創投機構共新募集258支可投資于中國大陸的基金,同比上升29.6%;已知募資規模的253支基金新增可投資于中國大陸的資本量為190.22億美元,較上年的69.19億美元大幅增長174.9%,這是繼2011年以后基金募資規模方面首次出現的正增長,全年已披露金額的基金平均募集規模為7,518.49萬美元,同比增長116.2%。基于中國未來幾年宏觀經濟發展規劃,投資者對未來經濟形勢平穩發展充滿期望,募資規模方面出現大幅增長。其次,A股IPO重新開閘,多層次資本退出市場基本穩定,項目退出渠道多元化更加激發了投資者熱情,同時也增強了LP的投資信心。
2014年創投市場從基金幣種來看,在募集數量方面,人民幣基金占據絕對優勢,全年共新募集完成228支基金,約占全部新募集基金支數的88.4%;美元基金期間共募集完成30支,占比僅為11.6%。從募集金額來看,全年創投市場共募集完成的190.22億美元中,人民幣基金達108.43億美元,占比為57.0%;美元基金募集金額共81.79億美元,占比為43.0%。平均并購規模方面,美元基金普遍高于人民幣基金,單支募集金額達到2.73億美元,遠大于人民幣基金的4,862.43萬美元。互聯網企業的赴美上市熱潮大大影響了國內投資市場。在此背景下,美元基金的優勢凸顯,加速了外資機構對于外幣基金的設立和募集,激發了外資LP的投資熱情。由于A股市場IPO的暫停,過去兩年人民幣基金表現不及美元基金,但2015年A股注冊制的改革可能會引發人民幣基金的強勢回歸。
VC投資進入高速增長期,投資數量與規模雙雙突破歷史紀錄
2014年,中國創投市場共發生投資1,917起,較去年同期增長67.0%;其中披露金額的1,712起投資交易共計涉及金額168.83億美元,較上年同期的66.01億美元激增155.8%;在披露案例的全部投資交易中,平均投資規模達1,000.19萬美元。本年度投資的1,917起案例中,1,120起投資于初創期項目,約占投資總量的58.4%,為近十年來的最高占比。整體來看,在創新創業的大背景下,中外創投機構已經進入投資“狂熱期”,且投資階段愈發前移。
2014年,中國創投市場平均投資規模達1,000.19萬美元(約合人民幣6,124.57萬元),較上年的668.88萬美元上漲49.5%,達到歷史最高水平。2014 年中外創投機構加大在市場的投資力度,一方面是基于當前宏觀經濟形勢,市場資源配置的優化問題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重視。在新國九條大力支持下,作為私募行業重要組成部分的股權投資行業必將會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另一方面,新一代信息技術革命正在逐漸融合傳統行業,創業機會增多也給予VC更多投資標的的選擇。
創新創業時代下,TMT領域相關企業備受熱捧
2014年,中國創投市場所發生的1,917起投資分布于24個一級行業中。從投資案例數方面看,互聯網行業以503起交易位列第一;電信及增值業務期間共發生338起交易,排名第二;第三名為IT行業,全年共發生投資181起。從投資金額方面看,互聯網依舊以35.96億美元的成績穩居首位;緊隨其后的是電信及增值業務,本年度共涉及投資金額28.52億美元;其次是半導體行業,共產生15.56億美元的投資金額。
2014年中國創業投資市場進入高速增長期,李克強總理的講話后,市場將規劃成一個創新的時代、草根創業的時代、全民創業的時代,新一代信息技術革命正在逐漸融合傳統行業,使得傳統行業發生了深層次的變化,令之發生分化甚至重塑、重組,創業的機會增多;在社會發展的推助下,互聯網創業企業層出不窮。互聯網、移動互聯網、O2O、智能硬件、可穿戴硬件、互聯網金融、P2P、眾籌等字眼越來越多進入投資界中,并且投資階段愈發前移,大量VC機構以A輪的價格投資天使輪,甚至高于A輪,對企業來說,目前無疑是一個融資的最好時代。
A股開閘IPO退出重奪“寶座”,并購退出為未來幾年最大看點
2014年,中國中外創投共發生444筆退出交易,較上年同期的230筆交易大漲93.0%。從退出方式上來看,2014年共發生172筆IPO退出,占比38.7%,為2014年的主要退出方式;并購退出緊隨其后,全年共計實現111筆,占比25.0%;排名第三的是股權轉讓退出方式,本年度共涉及70筆,占比15.8%;此外,2014年創業投資市場有20筆退出交易,通過借殼上市的方式退出。
2014年A股IPO的開閘,為眾多投資機構帶來希望的曙光,但是企業想實現境內上市尚存在種種壁壘,尤其是尚未盈利的互聯網企業。鑒于此,2014年掀起一陣赴美上市的大潮,阿里巴巴、京東、聚美優品、獵豹等互聯網企業的成功IPO,也讓全球投資者看到了在創業投資機構支持下成功的中國企業的身影,軟銀中國、今日資本等VC機構也獲得驚人退出回報。另外,并購也為本年度一大看點,2014年3月24日國務院公布《關于進一步優化企業兼并重組市場環境的意見》,這一重磅級政策從行政審批、交易機制、金融支持、支付手段、產業引導等方面進行梳理革新,全面推進并購重組市場化改革。此次政策釋放的巨大制度紅利,將推動市場化并購迎來新一輪高潮,也誘發VC機構的退出策略產生調整,并購將與IPO并為兩大主流退出方式。
來源:投資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