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報】互聯網金融,中國平安深度報告

在過去的一年中,中國資本市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特別是互聯網開始介入到金融領域。

阿里巴巴與天弘基金的合作,余額寶上線僅僅歷時5個月時間,實現了從0到1000億元管理規模的迅速成長。百度通過與華夏基金的合作,20億的貨幣基金瞬間秒殺。互聯網帶給我們的沖擊,不僅是眼球,也是實打實的存在。今年以來,眾多的金融企業也開始注意到了互聯網對于傳統產業的沖擊,紛紛開了變革,例如:國金證券與騰訊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通過騰訊網在證券在線開戶和交易,在線金融產品銷售等領域對國金進行支持。

但是這些所有的金融企業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依靠自身的金融特性去往互聯網企業靠,簡單一點,議價權基本是喪失的,都寄希望于規模的增長來實現盈利的增加,對于小企業而言,這樣的模式,我們認為可行,如果成功,規模效應可以抵消利潤率的下滑。但是對于大的企業而言,這樣的方式就未必可行了,規模的增加量很多時候都難以彌補利潤率的下滑,但是大的企業,不做又不行,如果你不做,可能會有大量的企業去做,到時候,大企業的下滑會更加厲害。在大的企業加入到這個游戲之后,小企業的生存空間又會被壓縮了。目前的證券業就是典型的這個特征。應該說,我們現在基本上經歷的都是互聯網金融的初級階段,產品標準化,風險較小,利潤率較低,規模快速擴張。這個階段的競爭,就如同互聯網初期一樣,寄希望于這種有吸引點的模式,能夠大量的吸引客戶,最終向這些客戶兜售更多的產品,最終實現產業化的過程。

恰恰是這種模式,特別是目前的初期階段,經歷了貨幣基金的戰役之后,整個市場并沒有出現一家獨大的趨勢,當然余額寶由于便利性以及與支付寶合作的因素有所優勢之外,其他各家的貨幣基金都在增長,但是并沒有形成平臺效應。而且,除了貨幣基金之外,我們也并沒有看到其他貨幣產品的通過這樣的平臺出現爆發式的增長。對于貨幣基金為什么能有這樣的成功,我們在后面的章節會有詳細的論述。

對于互聯網企業而言,當他們進入金融領域以后,簡單的代銷功能可以發揮到極致,但是產品的多元化特點卻無法實現。例如在目前階段,互聯網企業并沒有深入到金融的其他領域,到今天,基本上都實現了貨幣基金的規模的增長,但是我們認為這種模式是較難黏住客戶的,而互聯網客戶的占便宜心態,必然最終是簡單的價格戰的結局,換言之,互聯網企業要深入的進入到金融業,并非那么容易。金融企業天生的對于風險資產定價的能力,這將是互聯網企業難以逾越的鴻溝。

767stock.com20140610161914 767stock.com20140610170918 767stock.com20140610170932

百度云盤 ?? 密碼: smt3

分享到:

發表評論

沙發空缺中,還不快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