砷化鎵應用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自20世紀60年代起,砷化鎵襯底開始應用于LED及太陽能電池,并在隨后30年里主要應用于航天領域。第二階段自20世紀90年代起,隨著移動設備的普及,砷化鎵襯底開始用于生產移動設備的射頻器件中。第三階段自2010年起,隨著LED以及智能手機的普及,砷化鎵襯底進入了規模化應用階段,2017年iPhone X首次引入了VCSEL用于面容識別,砷化鎵襯底應用場景再次拓寬。2021年,隨著Apple、Samsung、LG、TCL等廠商加入Mini LED市場,砷化鎵襯底的市場需求將迎來爆發性增長。
磷化銦最早于20世紀60年代應用于航天太陽能電池;1969年,磷化銦首次被用于二極管中;20世紀80年代,磷化銦首次被用于晶體管中;20世紀90年代,磷化銦被用于電信用電吸收調制激光器中;因其飽和電子漂移速度高和發光損耗低,磷化銦在光電芯片襯底材料中擁有特殊的優勢,開始在光通信市場實現商業化應用,成為光模塊半導體激光器和接收器的關鍵材料。此外,由于磷化銦具有高頻低噪、擊穿電壓高等特點,隨著高電壓大功率器件的應用頻率提升,磷化銦在2010年以來開始應用于雷達激光器件和射頻器件。
二代半導體產業鏈包括上游的襯底制造、外延加工,以及中游的IC設計、制造、封測和下游應用等環節。1)砷化鎵襯底材料主要由Freiberger、Sumitomo等行業龍頭供應,磷化銦襯底材料則由Sumitomo、日本JX等供應;2)外延加工市場則是由IQE、全新光電等少數寡頭占據,但一些垂直整合制造(IDM)廠商自己也生產外延片;3)中游的IC設計、制造、封測等環節,行業存在IDM和代工兩種主流模式,前者從芯片設計到生產都由IDM廠自身完成,后者的芯片設計公司(被稱為Fabless house)僅具有設計功能,其晶圓制造和封裝測試外包給外界專業廠負責。4)下游應用包括射頻、光電子、LED和光伏等板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