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景氣延續,看好一體化農化企業。由于俄烏戰爭,新冠疫情、通脹等原因,各國日益重視糧食安全,全球糧食價格持續上漲。我們認為俄烏沖突、新冠疫情的長尾效應在中長期維度影響全球糧食供應,糧食將持續處于高景氣周期。從需求端看,全球糧食價格的上漲不僅持續提升糧食需求,而且將不斷提升下游種植者對農化產品的接受上限。從供給端看,農化行業經歷較長的景氣度以及新冠疫情持續擾動全球供應鏈,全球農資供應商資本開支或將偏緊;從現有產能看,全球能源價格普漲,硫磺等基礎原材料大幅上漲,將導致并未向上布局一體化的農資供應商承受巨大的成本壓力,這或將進一步導致農化產品供應偏緊。從我國煤炭、糧食、化肥進出口數據看,基本上呈現量降價升。由于糧食的剛需性以及原材料價格持續傳導,短期被高價格抑制的需求有望進一步釋放。中國糧食進口量略降,金額大幅增長,出口量大幅下降,糧食處于高價格景氣。中國糧食 3 月進口量為 1199.9萬噸,3 月進口總金額為 384.5 億元,進口均價為 3204.4 元/噸,1-3月進口量為 3700.3 萬噸,同比下降 1.5%,1-3 月進口總金額為 1167.9億元,同比增加 19.8%。中國糧食 3 月出口量為 15.8 萬噸,3 月出口總金額為 7.3 億元,出口均價為 4620.3 元/噸,1-3 月出口量為 60.4 萬噸,同比下降 25.9%,1-3 月出口總金額為 24.5 億元,同比下降 15.1%。中國化肥進口、出口大幅下降,進出口金額大幅增長,化肥價格處于高價格景氣。中國化肥 3 月進口量為 80.5 萬噸,3 月進口總金額為 23.9億元,進口均價為 2968.9 元/噸,1-3 月進口量為 243.6 萬噸,同比下降 17.0%,1-3 月進口總金額為 66.7 億元,同比增加 39.7%。中國化肥 3 月出口量為 160.9 萬噸,3 月出口總金額為 45.1 億元,出口均價為 2803.0 元/噸,1-3 月出口量為 415.5 萬噸,同比下降 33.2%,1-3月出口總金額為 113.8 億元,同比增加 8.9%。中國煤炭進口量大幅下降,進口金額大幅增長,煤炭處于高價格景氣。中國煤及褐煤 3 月進口量為 1642.3 萬噸,3 月進口總金額為 147.1 億元,進口均價為 895.7元/噸,1-3 月進口量為 5181.2 萬噸,同比下降 24.2%,1-3 月進口總金額為 521.2 億元,同比增加 66.3%。在糧食安全以及需求剛性下,化肥景氣有望延續,看好一體化化肥企業。
回顧 2021 年,供需錯配下化工行業處于高景氣階段。供給端,能耗雙控、雙碳相關政策降低我國落后產能與高能耗產能開工率,新冠疫情等不可抗力導致國際市場基礎化工開工率不足。需求端,受疫情影響的需求逐步恢復疊加下游補庫存,全球范圍內化工品需求較好。因此,2021 年在供需錯配下化工品價格迎來普漲。除此之外,寬松的貨幣政策進一步推動化工品價格上漲。
歐美建筑保溫為 MDI 持續擴容,2020-2025 年預計約有 200 萬噸/年增量。長期看歐美建筑保溫需求仍有 40%提升空間。根據歐盟現有的《建筑能源性能指令》,歐盟國家必須為新建筑和老舊建筑改造設定最低節能性能要求。歐盟是最大的隔熱材料市場,其次是北美市場。根據 IAL 數據,2015 年,歐盟建筑保溫市場價值 84.71 億美元,預計到 2027 年將達到 127.68 億美元。歐盟節能建筑立法(第 2018/844 號令)的實施將提高隔熱材料在整個建筑材料中的滲透率,并將增加單位建筑所需的隔熱材料用量。根據科思創數據和我們的測算,按照平均住宅單套 120 平米,以及隔熱性能要求,在更高的建筑節能標準下,歐洲戶均聚氨酯用量將有 40%的上漲。由于美國與歐洲建筑保溫材料使用情況相似,根據 IAL 的測算,美國建筑保溫行業 PU 用量也將有 40%增長空間。2020-2025 年,全球 MDI 需求將從 779 萬噸/年增至 984萬噸/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