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變革給 IT 產業帶來新的需求空間和商業模式,IT 企業要想得到長久發展,需要緊跟技術變革浪潮。IT 行業起步于 19 世紀 60 年代,1960-1979 年為大/小型機時代,IBM 率先將主機商業化,計算機從科研機構走出來。這個時期 IBM 占據美國大/小型機行業 70%的市場份額,同時軟件行業開始獨立于硬件存在。1980-1999 年為個人計算機時代,intel 推出 X86 架構,IBM、惠普和戴爾共同占據了全球 X86 服務器領導者的地位,大眾軟件產業開始發展。1999-2009 年為互聯網時代。1999年,VMware 推出了針對 x86 系統的虛擬化技術,通過屏蔽底層不同物理設備的異構性,將物理資源轉換為邏輯資源,充分提高物理服務器的使用效率。依靠虛擬化技術,數據中心成本大規模下降,互聯網廠商獲得發展紅利。2010 年至今為云計算時代,云計算面向用戶提供可租用的彈性計算資源,IAAS、PAAS、SAAS 服務商得到發展。
微軟公司歷經三個時代,當前市值超萬億。微軟公司于 1975 年成立,公司在三個 IT 時代歷經三代 CEO,業務重心隨之變化。在 PC 時代,公司憑借 Windows 系統及 Office 軟件占據霸主地位,2000 年前后以超過 6000 億美元市值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企業,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微軟將其發展的重心放在設備和企業級服務領域,錯過了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的大機遇,雖然在這一時期微軟依然有很好的財務表現,但公司市值卻在 2009 年前后跌至 1500 億美元。2014 年,公司以 Azure 云業務為核心帶領微軟在 Cloud + AI 時代進入新一輪成長周期,截至2019 年 11 月,公司市值達到 1.1 萬億美元。
綁定 IBM PC,windows 操作系統獲得成功。70 年代中期,個人電腦市場開始發展,美國施樂和蘋果等公司先后推出面向個人用戶的微型計算機。1975 年,19 歲的比爾·蓋茨從美國哈佛大學退學,和他的高中校友保羅·艾倫一起創立微軟公司,創業之初的主營業務是為 Altair 開發 BASIC 解釋器,當時的 IT 產業以出售一體化的 PC 設備為主,微軟公司是為個人電腦生產軟件的第一家公司。1980 年,IBM 進入個人電腦市場,公司選中微軟公司為其新 PC 機編寫關鍵的操作系統軟件,這是公司發展中的一個重大轉折點。由于時間緊迫,微軟公司以 5 萬美元的價格從西雅圖的一位程序員 Tim Patterson 手中買下了一個字符界面的操作系統 QDOS,在進行部分改寫后提供給 IBM,并將其命名為Microsoft DOS。后續又推出了圖形界面的Windows系列操作系統。1983年,IBM 占有商用 PC75%的市場,這使得微軟的操作系統也取得了成功。